[实用新型]装配式叉车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8928.7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华;周齐齐;毕胜;陈洋;张祥;李少波;赵卫国;蔡国锋;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右片 左片 安装板 安装孔 尾架 叉车车身 装配式 竖板 竖置 通孔 下段 本实用新型 安装过程 安装效率 定位安装 平衡重 前桥 焊接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叉车车身,包括车架左片、车架右片,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共同与集成尾架连接,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共同与前桥连接,所述的集成尾架装配集成有平衡重,所述的集成尾架的前端上段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集成尾架的前端下段设置有竖板,所述的竖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上段设置有竖置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下段设置有竖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通孔,避免安装过程中采用焊接,直接进行定位安装,既保证安装效率又保证安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车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叉车车身。
背景技术
叉车车身是整个叉车骨架,主要包含车架、平衡重等零部件,车架为最主要的受力部件之一,同时也是连接叉车各个系统的中间桥梁,车架的制作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的优劣。目前所有车架不管是箱型车架还是梁式车架均采用的是焊接为一体的结构形式,车架在焊接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焊接变形,导致车架的尺寸精度受到影响,同时焊接式车架需要车架组装模具,投入较大。
现有车架的尾部称为尾架部分,用于连接转向桥、平衡重等部件,由于采用焊接形式,同时受空间结构限制及板材结构特性限制,需要多块板拼焊而成,焊接复杂,需要单独的模具保证,另外此结构也造成尾架部分存在大量的空间浪费(如附图1所示),如果能将此部分空间利用在平衡重上,那么整车的重心就能够降低,稳定性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叉车车身,直接在集成尾架上加装平衡重,再与车架左片、车架右片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操作简单同时保证叉车车身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叉车车身,包括车架左片、车架右片,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共同与集成尾架连接,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共同与前桥连接,所述的集成尾架装配集成有平衡重,所述的集成尾架的前端上段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集成尾架的前端下段设置有竖板,所述的竖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上段设置有竖置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下段设置有竖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通孔。
所述的集成尾架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的安装台上竖直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的竖板的上端至安装台斜向延伸有第一过渡段,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平置的第三安装板,所述的第三安装板上开设有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的第二安装板的上端至第三安装板斜向延伸有第二过渡段,所述的第一过渡段与第二过渡段构成平齐贴靠配合。
还包括角板,所述的角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与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下段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的第二板与前桥连接,所述的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下横梁,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板。
所述的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上段向内侧延伸有固定板,所述的前板的两端与固定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车架左片、车架右片、集成尾架、前桥分割为四个安装模块,提前完成各个安装模块的成型及安装点的定位,平衡重集成在集成尾架上,随后集成尾架前端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后端上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通孔对应配合,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定位连接,确保连接稳定性,再将前桥与车架左片、车架右片的前端连接,最终形成整个叉车车身的框架,合理的利用集成尾架的空间,并且避免安装过程中采用焊接,直接进行定位安装,既保证安装效率又保证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8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微动阀操纵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应力集中的叉装机前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