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7177.7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伙伦;林汉清;刘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本实用新型 线夹 三通连接管 电缆分线 固定机构 夹持机构 使用寿命 总线 分线 底板 夹板 安装底座 安装机构 滑动安装 阶梯螺纹 橡胶卡圈 装置固定 紧固栓 进线管 螺纹栓 线夹板 滑槽 滑块 立柱 墙面 支管 底座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包括支管、立柱、滑块、安装底座、螺纹栓、阶梯螺纹筒、紧固栓、底板、橡胶卡圈、线夹调节栓、第一调节栓、夹板、进线管、第二调节栓、线夹底座线夹板和滑槽本实用新型含有安装机构,可将本装置固定在墙面,然后进行线缆的分流,且采用滑动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较为方便,在装置和线缆均固定后,还可减少一部分线缆所受的拉力,有利于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含有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可直接对线缆进行固定,无需额外使用线夹对线缆进行固定,使用较为方便,且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均位于装置内部,大大减少了日晒雨淋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管,具体是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属于三通管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三个开口的管接头叫三通连接管,三通连接管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流体方向,因此三通连接管广泛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的管网中,但在电力排线方面,三通连接管同样适用,在电力排线需要向两边分流支线时,此时三通连接管可以很好的将线缆进行分流,且分流处较为美观整洁。
但现有的三通连接管在线缆分流时,大都不对三通连接管进行固定,而是由线夹将总线和支线固定后,靠线缆自身的拉力使三通连接管固定,线缆分流时较为不便,存在一定的不足,且现有的三通连接管自身大都不能对线缆进行固定,需要额外使用线夹固定,且线夹暴露在外,容易腐蚀,寿命较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缆分线用三通连接管,包括支管、进线管、安装机构、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安装在支管外壁的底部,所述进线管水平固接在支管的中部,且所述进线管与支管相互贯通,所述总线夹持机构安装在进线管上,所述支管两端处安装有分线固定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立柱、底板、滑块和安装底座,所述支管外壁两端处的底部固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接在底板的顶面,所述底板底面的两端处固接有滑块,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开有两条滑槽,所述底板底面的两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底座的两条滑槽内;
所述总线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栓、第二调节栓和夹板,所述第一调节栓和第二调节栓分别螺纹贯穿安装在进线管上,且所述第一调节栓和第一调节栓位置相互对应,位于所述进线管内部的第一调节栓和第二调节栓的端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夹板,所述分线固定机构包括线夹调节栓、线夹底座和线夹板,所述线夹底座固定安装在支管端部内的底部,所述线夹调节栓螺纹贯穿安装在支管的顶部,所述线夹调节栓的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线夹板,所述线夹板位于线夹底座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四个拐角处开有阶梯螺纹孔,所述阶梯螺纹孔内安装有螺纹栓。
优选的,两块所述夹板位置相互对应的两侧面贴附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位置相互对应的两侧面螺纹安装有紧固栓,所述紧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滑块内。
优选的,所述线夹调节栓、第一调节栓和第二调节栓的一端均安装有调节手柄。
优选的,所述支管两端处安装有橡胶卡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含有安装机构,可将本装置固定在墙面,然后进行线缆的分流,且采用滑动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较为方便,在装置和线缆均固定后,还可减少一部分线缆所受的拉力,有利于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含有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可直接对线缆进行固定,无需额外使用线夹对线缆进行固定,使用较为方便,且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均位于装置内部,大大减少了总线夹持机构和分线固定机构日晒雨淋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