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垫圈的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6443.4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王泉峰;宋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仓 钉仓盖 弧形垫圈 缝合钉 缝合器 上下盖 导轨 垫圈 击发 上环 手轮 下环 伤口 本实用新型 切割刀具 捆扎绳 推钉片 柱筒形 粘连 缝合 钉砧 滑行 夹紧 铰接 上盖 下盖 缠绕 环绕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垫圈的缝合器,包括击发手轮、由上环与下环铰接而成的钉仓环、一端环绕于放置在钉仓环中的推钉片的尾部而另一端缠绕于击发手轮的捆扎绳、覆盖钉仓环上下环的钉仓盖上下盖、设置在钉仓盖上下盖的导轨上并能沿导轨滑行的切割刀具、能被钉仓环上环与钉仓环下环夹紧的柱筒形钉砧,还包括固定于钉仓盖上盖内侧的上弧形垫圈、固定于钉仓盖下盖内侧的下弧形垫圈,缝合钉对伤口进行缝合后,弧形垫圈能防止缝合钉与机体粘连,方便脱钉及能保护伤口,加快痊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垫圈的缝合器。
背景技术
在包皮手术中,多数是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切割完成后,启动钉仓对伤口进行缝合,这时比较容易出现的手术后续问题是:缝合钉与机体容易粘连在一起,导致缝合钉脱离困难;缝合钉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容易出现渗血现象;手术切口无任何保护措施,伤口愈合时间加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垫圈的缝合器能够防止缝合钉粘连,保护伤口。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垫圈的缝合器,包括击发手轮、一端铰接的钉仓环上环及钉仓环下环、放置在钉仓环上下环内的推钉片、一端环绕于推钉片的尾部而另一端缠绕于击发手轮的捆扎绳、覆盖钉仓环上下环的钉仓盖上下盖、设置在钉仓盖上下盖的导轨上并能沿导轨滑行的切割刀具、能被钉仓环上环与钉仓环下环另一端接合后夹紧的柱筒形钉砧,还包括固定于钉仓盖上盖内侧的上弧形垫圈、固定于钉仓盖下盖内侧的下弧形垫圈。
所述上、下弧形垫圈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垫圈外圈设有固定柱,钉仓盖上下盖设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孔位。
所述的击发手轮上设置有带齿的单向旋转轮,在钉仓环上设有与单向旋转轮啮合的单向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缝合钉与机体组织不会粘连在一起,缝合钉容易脱离;由于缝合后垫圈的带状压迫作用,缝合钉之间的间隙也不容易出现渗血现象;垫圈覆盖手术切口,起到保护手术切口的目的,伤口愈合时间变短;击发前有垫圈覆盖钉仓口,手术操作过程中缝合钉不会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垫圈的缝合器整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带垫圈的缝合器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带垫圈的缝合器整体图;
图4为上、下弧形垫圈结构图;
图5为上、下弧形垫圈手术形态图;
图中:1、击发手轮;2、柱筒形钉砧;3、单向扣;4、钉仓盖上盖;401、滑行导轨;402、上弧形垫圈固定孔;5、开合销钉;6、钉仓环下环;7、钉仓盖下盖;701、滑行导轨;702、下弧形垫圈固定孔;8、捆扎绳;801、捆扎绳头端;802、捆扎绳尾端;9、钉仓环上环;901、绳尾固定柱;902、钉仓槽;10、推钉片;11、缝合钉;12、单向旋转轮;13、轮式片刀;14、刀架;15、上弧形垫圈;1501、上弧形垫圈固定柱;1502、上弧形垫圈内圈;1503、上弧形垫圈外圈; 16、下弧形垫圈;1601、下弧形垫圈固定柱;1602、下弧形垫圈内圈;1603、下弧形垫圈外圈;17、机体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6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包皮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三腔二囊管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