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65831.0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张朝阳;袁浩华 |
| 地址: | 231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腔室 水力控制阀 第二腔室 腔室内部 蝶板 套柱 内部安装 中心柱 卡口 腔室 密封 偏离 本实用新型 弹簧伸长 连接螺栓 向下运动 压力平衡 右上角 中空的 滑动 伸缩 形变 弹簧 卡合 水管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安装有卡口,且第一腔室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右上角,且第二腔室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三腔室连接于第一腔室的右侧。该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设置第一腔室内部的水可以流出,当第一腔室内部和第二腔室内部压力平衡时,弹簧伸长带动蝶板向下运动,与卡口之间完成卡合,形成密封,套柱内部是中空的,使得中心柱可以在套柱内部滑动进行伸缩,弹簧在水流较大的作用下易发生形变,从而造成蝶板偏离原来的位置,不能完成彻底密封,中心柱为刚性较强的圆柱,安装在套柱的内部,可以防止蝶板偏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结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水力控制阀就是水压控制的阀门,水力控制阀由一个主阀及其附设的导管、导阀、针阀、球阀和压力表等组成,根据使用目的、功能及场所的不同可演变成遥控浮球阀、减压阀、缓闭止回阀、流量控制阀、泄压阀、水力电动控制阀、水泵控制阀等,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对水力控制阀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上的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需要单独安装针阀、球阀等多个阀体,辅助其进行控制操作,需要调节的部件多,操作复杂,蝶板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仅仅靠弹簧连接不稳定,易造成蝶板偏离卡口,无法实现再度密封,难以自动控制第二腔室内部气体自动排出,形成压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需要单独安装针阀、球阀等多个阀体,辅助其进行控制操作,需要调节的部件多,操作复杂,蝶板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仅仅靠弹簧连接不稳定,易造成蝶板偏离卡口,无法实现再度密封,难以自动控制第二腔室内部气体自动排出,形成压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安装有卡口,且第一腔室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卡口的内部设置有蝶板,且蝶板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套柱,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右上角,且第二腔室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上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柱,所述第二腔室的右上角连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端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腔室连接于第一腔室的右侧,所述第二水管的内部安装有挡板,且第二水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水管的外部安装有旋转把手,且旋转把手的左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挡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二腔室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第一水管与第一腔室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套柱与中心柱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套柱的结构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通过弹簧与连接螺栓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连接螺栓与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第二水管和气管之间构成密封结构,同时气管贯穿于气泵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旋转把手通过转轴与固定套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旋转把手与挡板之间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水力控制阀的控制机构设置第一水管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当第二腔室内部压强较小时,第一腔室内部的水会自动从第一水管中流入第二腔室内部,使第二腔室内部充满水,从而使得第一腔室内部和第二腔室内部压力平衡,第一腔室内部的水不能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5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