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及组合式多色混光照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64824.9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鞠;曹彭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8/00;F21V19/00;F21V23/00;F21V5/02;F21Y115/10;F21Y113/1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彩灯 透镜 光波导 散热器 混光照明 多色 本实用新型 线路板 景观照明装置 同轴线设置 多彩LED灯 混光效果 透光柱体 光斑 单色光 组合式 射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照明装置,尤其是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包括散热器、外壳、多彩灯珠和透镜,所述散热器和透镜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多彩灯珠固定在线路板上,线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多彩灯珠和透镜均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多彩灯珠为多彩LED灯珠;还包括光波导柱,所述光波导柱为透光柱体,所述光波导柱固定在散热器的顶部,且位于多彩灯珠与透镜之间,光波导柱、透镜和多彩灯珠同轴线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波导柱混光效果好、能混出多种单色光。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光线发出角度小、射程远、光斑小、亮度高、方便组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照明装置,尤其是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及组合式多色混光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投光灯、洗墙灯和景观灯均使用混光透镜,混光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和聚光原理进行混光。由于其光学原理的限制,该混光透镜无法实现混光后以小角度照射光线。市场上的混光透镜最小的发光角度也达到15度,并且混光的效果也较差,照射距离通常为3~5米,光斑大,光线发散厉害,亮度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射角度小、照射距离远的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小角度多色混光照明系统,包括散热器、外壳、多彩灯珠和透镜,所述散热器和透镜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多彩灯珠固定在线路板上,线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多彩灯珠和透镜均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多彩灯珠为多彩 LED灯珠;还包括光波导柱,所述光波导柱为透光柱体,所述光波导柱固定在散热器的顶部,且位于多彩灯珠与透镜之间,光波导柱、透镜和多彩灯珠同轴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彩LED灯珠能发出多种颜色的彩色光,但是光从在LED表面发出后仅仅是多种颜色的光线,各色光线并不融合;而且多彩LED 灯珠的发光角度是120度。因此,多彩LED灯珠发出的是大角度且色彩不融合的光线。
光波导柱用于混光和聚光,光波导柱将多彩LED灯珠发出的多色光混成颜色单一的光,同时聚集多彩灯珠的光线,并将聚集的光线传送给透镜,透镜对光线进行折射,让光线聚焦,使光线以较小的角度发出,实现非成像投光。光波导柱对光线的进行了扭曲,即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折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糅合,使多色光线混成所需颜色的光线。
透镜采用平面凸透镜。当光线集中在焦点上时,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成平行光发出,平行光的角度为0度。根据透镜成像原理,焦点上的光点越小,则发出的光的角度越小,当达到理论上的一个点时,则发出的光为0度。为了能使光线角度小,则光波导柱顶部的出光面要越小,而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光波导柱的顶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因此将光波导柱的顶面置于平面凸透镜的焦点上后发出的光线仍然具有一定的角度,进过实际测量,该角度为3度,即发出的光线与平行光很接近,光线的照射距离远,光斑小,亮度高,光线的照射距离达到50 米。如果将光波导柱的顶面出光点进行离焦,则出光角度越大。
优选的,所述多彩灯珠设有多个,多个多彩灯珠阵列设置,即多个多彩灯珠均布在线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彩灯珠可以采用2X2、3X3等多种阵列方式,采用多个灯珠能够提高光照强度。
优选的,所述多彩灯珠与多通道驱动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通道驱动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多通道控制装置能够使每个通道的功率都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控制多彩LED 灯珠发出哪些色光,比如需要紫色光,多通道驱动装置控制多彩LED灯珠发出红光和蓝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成紫色光。
优选的,所述多彩灯珠固定在陶瓷线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4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