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型减震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2952.X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3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2 | 分类号: | B62J1/02 |
代理公司: | 44288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赛;蔡碧慧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支架 横向支架 前叉组件 把手 脚踏 夹角为 主支架 后轮 座椅组件 后支架 前轮 减震 本实用新型 三角结构 电动车 半框形 舒适型 舒适性 座椅 稳固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型减震电动车,包括U型主支架、前叉组件、把手、脚踏、座椅组件、后支架、前轮、后轮;U型主支架呈半框形,包括第一横向支架、第二横向支架以及倾斜支架;倾斜支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80°;第一横向支架与倾斜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05‑120°;前叉组件设置在倾斜支架上,把手设置在前叉组件的顶部;脚踏设置在倾斜支架的两侧,并与把手设置在同一倾斜面上;座椅组件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架末端;两个后支架末端安装后轮;前轮安装在前叉组件的底部。本申请U型主支架的第一横向支架与倾斜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05‑120°,且脚踏与把手设置在同一倾斜面上,该设计在骑行时把手、座椅、脚踏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提高骑行者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舒适型减震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但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存在以下缺陷:车座大部分都是通过一根钢管直接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前叉组件、把手、脚踏、座椅组件之间的设计角度不太符合人体力学,导致舒适性不佳。此外,车座和车架之间多为刚性连接,没有缓冲和减震作用,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驶时,乘骑者会随着自行车上下颠簸,给身体带来不适,增加人的疲劳,也增加自行车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型减震电动车。本申请设置U型主支架,前叉组件设置在U型主支架的倾斜支架,倾斜支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80°,U型主支架的第一横向支架与倾斜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05-120°,且脚踏与把手设置在同一倾斜面上,该设计在骑行时把手、座椅、脚踏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起防摔效果,另外也提高使用者骑行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舒适型减震电动车,包括U 型主支架、前叉组件、把手、脚踏、座椅组件、后支架、前轮、后轮;所述U 型主支架呈半框形,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以及连接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的倾斜支架;第一横向支架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支架的长度;所述倾斜支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80°;所述第一横向支架与倾斜支架之间的夹角为105-120°;所述前叉组件设置在倾斜支架上,所述把手设置在前叉组件的顶部;所述脚踏设置在倾斜支架的两侧,并与把手设置在同一倾斜面上;所述座椅组件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架末端;两个所述后支架一端分别对应铰接在第二横向支架末端的两侧,另一端为后轮安装端;两个所述后支架的中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后轮安装在两个后支架的后轮安装端之间;所述前轮安装在前叉组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叉组件上安装有前液压减震器;所述第一横向支架的后部与连杆之间安装有后液压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后液压减震器与所述座椅组件错开设置,后液压减震器设置在靠近前叉的一侧,座椅组件设置在后液压减震器的后方;后液压减震器通过连接件向前倾斜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架的后部与连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片、连接在安装片上的两个侧耳;所述侧耳设有便于向前倾斜安装后液压减震器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两端设有把套。
进一步地,该减震舒适型电动自行车还包括电池;所述主支架为中空的主支架,所述电池安装在主支架的第一横向支架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后支架之间还设有挡泥板安装块和挡泥板,该挡泥板安装块与连杆平行设置,所述挡泥板安装在挡泥板安装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和连接在座椅下方的座管;所述座管固定在主支架的上表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2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