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2028.1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铃格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连通 支管 吸附式干燥器 汽水分离器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筒体外壁 余热再生 低露点 干燥塔 零耗气 筒体 连通 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 加热器 侧壁端口 传统干燥 底部端口 顶部端口 加热套管 冷却套管 水冷却器 占地空间 中间设备 第二管 发热管 干燥器 空压机 并联 管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第一干燥塔与第二干燥塔的底部端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侧壁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顶部端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包括并联的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空压机与汽水分离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汽水分离器与第一管道通过第五管道连通,第四管道与第二管道通过第六管道连通,第四管道与第一支管通过第七管道连通,第七管道与第二支管通过第八管道连通;加热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外壁设有发热管;冷却套管包括第二管体及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外壁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其可减少传统干燥器中电加热器及水冷却器等大型中间设备的使用,大大减少干燥器整体的占地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吸附式干燥塔的普遍应用,成品气单产综合能耗已成为评价成品性能的重要参数,在保证成品气质量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能耗,已成为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其中 CN201020509574.9的专利中提供了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其能达到较低的露点,且可解吸和吹冷阶段均无任何气体排放,但是该结构干燥装置中用到了电加热器以及水冷却器,两者体积均较大、造成组成设备和组成设备之间的管路分布占据空间大,使得该干燥器在一些空间受限的场合无法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其可减少传统干燥器中电加热器及水冷却器等大型中间设备的使用,直接在输送管道上安装等同效果的新型结构,安装、使用方便,并大大减少干燥器整体的占地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包括空压机、汽水分离器、第一干燥塔及第二干燥塔,所述第一干燥塔与所述第二干燥塔的底部端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侧壁端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顶部端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包括并联连通的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通过第五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支管之间通过第七管道连通,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二支管之间通过第八管道连通;
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六管道之间;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三电磁阀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及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五电磁阀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六电磁阀及第七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一支管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七电磁阀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八电磁阀及第九电磁阀,所述第八电磁阀位于所述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二支管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一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九电磁阀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干燥塔的一侧;所述第八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设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第十一电磁阀位于所述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连接处靠近所述第四管道的一侧;所述第八管道上还设有增压器及套接有加热套管,所述加热套管位于所述增压器与所述第十电磁阀之间;所述第四管道上套接有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汽水分离器的一侧;
所述加热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侧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外壁嵌设有多条发热管,所述发热管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多条所述发热管绕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冷却套管包括第二管体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外侧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外壁嵌设有多块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靠近所述第二管体的一侧、且多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绕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铃格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铃格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2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气系统高效除水装置
- 下一篇:除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