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头部位置的气囊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8202.5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邓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康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凸弧部 气泵 气管 自动充气泵 气囊组件 头部靠枕 头部位置 枕头本体 气囊枕 枕头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连接 高度变化 局部麻木 内凹弧部 头部保持 一端连接 自动变形 自动气泵 控制器 充气量 顶端面 睡姿 颈椎 睡眠 姿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调节头部位置的气囊枕,包括有枕头本体、气囊组件及控制器;枕头本体的顶端面为头部靠枕区,头部靠枕区设有第一凸弧部、第二凸弧部及两凸弧部之间的内凹弧部;气囊组件具有气囊、气泵及气管,气囊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第二气囊分别装于相应第一凸弧部、第二凸弧部;气管对应设有两条,两条气管的一端对应连接于第一、第二气囊,另一端连接于气泵,气泵为自动充气泵,控制器连接于自动充气泵;藉此,通过自动气泵调节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内的充气量,从而调节枕头局部高度变化,以达到利用枕头自动变形来调节使用者头脖部位姿势的目的,使人在睡眠中颈椎及头部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同一睡姿导致局部麻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调节头部位置的气囊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人们在睡觉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当睡觉没有枕头时第二天就会感到颈椎及头部的不舒服。由于每个人在睡觉时对枕头的高度要求是不一样的,目前,市面上有出现通过调整气囊来调节枕头高度的特殊枕头。
但是,不管是普通枕头还是前述可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特殊枕头,在人们睡觉使用时,人们都可能会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而导致颈椎及头部处于不舒服的状态,甚至导致头脖局部麻木酸痛或者压迫中枢神筋而引发颈椎疾病及其并发症等。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利用枕头自动变形来调节使用者头脖部位姿势,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头部位置的气囊枕,其通过自动气泵调节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内的充气量,从而调节枕头局部高度变化,以达到利用枕头自动变形来调节使用者头脖部位姿势的目的,使人在睡眠中颈椎及头部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同一睡姿导致局部麻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节头部位置的气囊枕,包括有枕头本体、气囊组件及控制器;
其中,所述枕头本体的顶端面为头部靠枕区,头部靠枕区设置有两个向外凸设的第一凸弧部、第二凸弧部及设置于两凸弧部之间的内凹弧部;所述气囊组件具有气囊、气泵及用于连接气囊、气泵之间的气管,所述气囊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第二气囊分别装于相应第一凸弧部、第二凸弧部的内部;气管对应设置有两条,两条气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第二气囊,其两条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气泵,气泵为自动充气泵,所述控制器连接于自动充气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弧部、第二凸弧部为左右间隔布置于头部靠枕区,第一凸弧部设置于头部靠枕区的左端,第二凸弧部设置于头部靠枕区的右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使用者起理疗作用的加热片,加热片安装于枕头本体内,所述加热片连接于前述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片与气囊之间设置有隔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气泵为为可充气放气式气泵,该可充气放气式气泵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气囊、第二气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充气泵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自动充气泵、第二自动充气泵;其第一自动充气泵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相应连接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二自动充气泵的进气端、出气端则分别相应连接于第二气囊、第一气囊;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第一自动充气泵、第二自动充气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插头,插头连接于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充气泵以及控制器集成设置于一装置内,在该装置的表面设置触摸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康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康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8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