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8084.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魏一行;周健;魏发田;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壁 排水沟 预制 凸肋 本实用新型 内壁凹槽 廊道 内壁 水泥浆 尺寸匹配 单元组装 嵌合形状 预制配件 纵向布置 凸起 嵌入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由多个预制排水沟单元组装而成,每个预制排水沟单元均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块预制配件,在外壁内侧设有纵向布置的凸起的外壁凸肋,在内壁外侧设有与所述外壁凸肋嵌合形状和尺寸匹配的内壁凹槽,所述外壁通过外壁凸肋嵌入到内壁凹槽中实现与内壁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难以清理排水沟内的水泥浆的问题,同时简单易行,具有结构美观、简单适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
背景技术
在大坝廊道内,为保证坝内渗水及时排出,通常需要在廊道底板两侧设置排水沟。然而大坝廊道内作业环境复杂,往往需要进行灌浆、转运水泥、碎石,加上廊道渗水的钙化物沉积,使得廊道内排水沟量水堰淤积堵塞,尤其是在水泥作用下,底板与水泥粘结,加上排水沟通常设于廊道底板两侧,且断面成U形,粘结在底板上的水泥浆难以清理,日积月累下来,排水沟底部高程被水泥浆抬高,影响排水沟正常过水能力,且排水沟内杂物淤积,难以清理,影响廊道整体美观。因此,能否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内部水泥等杂物的排水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使得清理廊道排水沟方便易行;而且省去了排水沟施工时的立模拆模等繁琐工序,入场即用,方便快捷;同时结构简单,具有结构美观、简单实用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由多个预制排水沟单元组装而成,每个预制排水沟单元均包括外壁和内壁两块预制配件,在外壁内侧设有纵向布置的凸起的外壁凸肋,在内壁外侧设有与所述外壁凸肋嵌合形状和尺寸匹配的内壁凹槽,所述外壁通过外壁凸肋嵌入到内壁凹槽中实现与内壁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通槽结构的内壁扣槽。该内壁扣槽用于通过人工或机具将内壁向上提起,起到吊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难以清理排水沟内的水泥浆的问题,同时简单易行,具有结构美观、简单适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壁,2-内壁,3-外壁凸肋,4-内壁凹槽,5-内壁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水工廊道预制排水沟由多个预制排水沟单元组装而成,每个预制排水沟单元均包括外壁1和内壁2,外壁1和内壁2均为凹槽结构,由两侧面和底板构成,外壁1嵌套在内壁2外构成一个预制排水沟单元,其中,外壁1两内侧面设有外壁凸肋3,外壁凸肋3为竖向的向外凸起的长条状结构。相应的,在内壁2的两外侧面设有与外壁凸肋3尺寸形状匹配的内壁凹槽4,外壁1内侧面的外壁凸肋3可以嵌入到内壁2外侧面的内壁凹槽4。另外,在内壁2上还设有内壁扣槽5,其为长条形通槽结构,起到吊环的作用,用于采用人力或机具将内壁2整体提起。组装时,相邻两单元外壁1通过外壁凸肋3将夹在中间的内壁2固定,同样相邻两单元的内壁2通过内壁凹槽4将夹在中间的外壁1固定。其中,内壁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壁2可以为混凝土或不锈钢材料预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排水沟内水泥及杂物会自动附着在内壁2上,现场巡查人员发现需要清理量水堰时,只需要求工人逐个通过内壁扣槽5把排水沟的内壁2提起,再视实际情况将杂物倒出或将附着的水泥使用工具清理掉,因排水沟内壁2为不锈钢材料,与水泥浆粘结力远小于排水沟混凝土与水泥浆粘接力,且清理工作可以拿到底板之上进行,无需使工人俯身在排水沟内清理,因此对排水沟内水泥浆的清理变得简单易行,之后再将排水沟的内壁2重新与排水沟的外壁1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8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撞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