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海藻固相活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373.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9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李昆仑;岳秋林;李宝君;孙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035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料机 海藻 烘干机 活化 本实用新型 超微粉碎机 传送装置 固相活化 进水管道 出料口 连续式 切段机 碱液加入口 一体化结构 固相物料 混匀装置 活化装置 热风管道 雾化喷头 运行成本 运行效率 进料口 引风机 烘干 混料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活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海藻固相活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切段机,切段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相连接,烘干机与引风机相连接;烘干机的出料口下方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末端下方是超微粉碎机的进口,超微粉碎机的出口与混料机的进口相连接;混料机上顶部有碱液加入口;混料机的左端的上部与进水管道通入混料机内部,进水管道与雾化喷头相连接,混料机的右端有热风管道,混料机内部有振动混匀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化装置,实现了自动活化的目的,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活化效果;针对固相物料,设计的烘干粉碎一体化结构,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活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海藻固相活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海藻是固著于海底或某种固体结构上的基础细胞构成的单株或长串的简单植物。海藻作为食物,其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营养价值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海藻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又有抗病、抗癌和增强机体提抗力的作用,是良好的养生食品。经研究,海藻直接食用可以吸收部分营养物质,但经活化后人体更能充分吸收其营养成分。本装置主要针对海藻固相活化设计。
关于海藻的加工装置,尤其是对海藻进行连续式加工的装置,很少有披露。
CN206823936U一种海藻磨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切碎仓、磨粉仓、滤网、箱体、振动筛、 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进料斗底部连接切碎仓,所述切碎仓底部连接磨粉仓,所述磨粉 仓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且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料斗内设有进料装置,所述切碎仓内的两 侧设有上下错位设置的第一切割装置和第二切割装置,所述磨粉仓内设有磨粉装置,所述 磨粉仓与箱体的连接处设有滤网,所述振动筛安装在箱体内的中部,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 箱门、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分别位于振动筛的上下方。
CN204969317U 一种海藻破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机(1),所述粉碎机(1)通过第一管道(2)连接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通过第二管道(5)连接第一压力罐(7),在所述第一压力罐(7)内设有超临界CO2(7),所述反应釜(4)内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8),所述反应釜(4)还通过第三管道(9)连接第二压力罐(10),第二压力罐(10)通过第四管道(11)连接所述第一压力罐(7),在所述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5)、第三管道(9)和第四管道(11)上均设有压力泵(13); 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所述粉碎机(1)、反应釜(4)、超声波发射装置(8)和所有管道上的压力泵(13)。
以上的装置仅仅是针对海藻的磨粉或者是破壁而设计的,关于对于破壁之后的海藻进行活化处理,上述的文献均未给涉及。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集海藻的切段、烘干、粉碎、混料、干燥、粉碎于一体的连续式海藻固相活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海藻营养成分进行充分的活化以便于人体吸收的连续化处理装置。
连续式海藻固相活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切段机,切段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相连接,烘干机与引风机相连接;烘干机的出料口下方有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的末端下方是超微粉碎机的进口,超微粉碎机的出口与混料机的进口相连接;混料机上顶部有碱液加入口;
混料机左端的上部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通向混料机内部,进水管道与雾化喷头相连接,混料机的右端有热风管道,混料机内部有振动混匀装置,振动混匀装置位于混料机进口的下方,混料机进口处有倾斜的送料管,振动混匀装置包括震动物料盘,震动物料盘位于送料管的正下方,震动物料盘的下底部有多个弹簧,弹簧的下端与支撑杆相连接;
震动物料盘的底部有驱动震动物料盘振动的防水振动电机,震动物料盘四周的挡板通过减震装置固定在支架上;
混料机的出料口下方有第二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的末端下方对应粉碎机的上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抻压装置
- 下一篇:智能柑橘果皮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