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319.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广;刘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明广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E02B3/16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瑞林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管 渗水井 排水系统 渗水装置 引水明渠 渠道 防渗 连通 排水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横向连通管 复层结构 排水设计 有效解决 减压 大管径 切入点 渗水量 水位差 中心处 钢制 篦子 破损 坍塌 排水 改造 | ||
一种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属于渠道排水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渠底复层结构下方的渗水装置,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渠底的渗水井(18)和设置在渠底及两侧渠坡下的纵向渗水管,渠坡两侧的侧部纵向渗水管(7)一端部通过横向连通管(9)共同连通渠底中心处设置的中部纵向渗水管(11),并通过中部纵向渗水管(11)连通渗水井(18),渗水井的顶部设有钢制篦子(14)。本实用新型将排水设计的改造作为切入点,采用大管径渗水管和渗水井的方案进行减压排水,通过汇集渠道内渗水量来降低渠道内外的水位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渠道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起鼓、破损、坍塌等各种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属于渠道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黄明渠(以下简称渠道)是引黄供水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渠道设计流量25m3/s,横断面分段采取梯形单式断面和梯形复式断面。渠道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主要表现:渠底范围内存在起鼓,砼板竖立、移位现象;戗台下两侧边坡滑坡,渠底局部塌方,总面积达4050 m2;渠西边坡滑坡;渠底不同程度开裂、起鼓106m;渠底起鼓现象。渠底和边坡破损造成渠道阻水,过流能力降低,致使原水漏损率逐年增大。
以上情况经过计算可知,如果地下水位上升或者渠道内运行水位下降,致使水位差△H>0.204m,渠底最终受到向上的力导致渠底起鼓,破裂。而渠道受地下水位、运行方式和防渗排水设计等方面的原因,极易造成水位差超过正常范围。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1)渠道作为地下渠,沿途周边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渠道末段,渠底深度较大(最深处为8.55m),地下水位远高于渠道运行水位,渠道扬压力过高,加速了渠道在浮托力作用下的损坏。特别在汛期大量降雨时,地下水位较高造成渠道长边坡滑坡。
(2)渠道采用间歇运行模式,当水库水位较低时,集中进行大流量、高水位引水,引水结束后,上游关闭闸门,造成渠道内水位在短时间内骤降,水位降落速度较快,对渠道边坡和渠底造成冲击损坏。
(3)渠道设计采用两布一膜防渗,防渗性能良好,恰好造成了边坡内外较高的水位差,而渠道衬砌板100mm较薄,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极易上浮。设计中有透水管,但位置偏高,虽然沿渠坡设置了两排逆止式排水阀(间距40m),但其实际运用可靠性欠佳,一是淤堵问题严重,二是存在关闭不严、阀体破损、球体丢失等问题,最终导致渠道水反向渗漏,抬高渠道两侧地下水位。
而与之对应的,目前在渠道设计中,往往过多注重了防渗设计,而排水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排出渗水,造成渠道内外水位差,最终造成渠道扬压力过高,起鼓、破损、坍塌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若运行方式受限,运行水位变化频繁,则会加速这种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排出渗水,减小渠道内外水位差的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引水明渠防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渠底复层结构、两侧渠坡复层结构及设在渠底复层结构下方的渗水装置,渗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渠底的渗水井和设置在渠底及两侧渠坡下的纵向渗水管,渠坡两侧的侧部纵向渗水管一端部通过横向连通管共同连通渠底中心处设置的中部纵向渗水管,并通过中部纵向渗水管连通渗水井,伸入渗水井内的端部上设有控制水流单向流动的拍门,渗水井的顶部设有钢制篦子。
本实用新型将排水设计的改造作为首要切入点,将渗水管应用到渠道排水系统中,采用大管径渗水管和渗水井组合形式实现内排入渠。当地下水位高于渠道运行水位或渠道停运水位骤降时,在渠道内外水位差作用下,渗水管集水至渗水井,使内外水位平压;而对于渠道运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的渠段,拍门的逆止作用可有效防止渠内水外流,避免原水渗漏率增加。通过此排水方式来降低渠道内外的水位差,彻底解决渠道损坏现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渠道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起鼓、破损、坍塌等各种问题。渠道维修改造后,运行状态良好,原水漏损率大大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明广,未经邵明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格栅清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