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2034.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生;刘钰;刘世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回流装置 管道混合器 给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污泥悬浮层 智能一体化 过滤区 进水管 可移动 组合式 斜管沉淀区 液体输入管 智能控制箱 排水管 填充物 沉淀分离 冲洗装置 供水需求 管道连接 箱体加工 循环利用 一端设置 依次设置 出水管 回流管 试运行 药管 原水 给水 过滤 加工 水资源 水质 侧面 | ||
1.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管道混合器、污泥回流装置和智能控制箱,所述管道混合器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加药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带有电磁阀的导线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所述进水管通过助冲管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管道混合器通过液体输入管连接所述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污泥回流装置通过喉管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污泥悬浮层、斜管沉淀区和过滤区,所述污泥悬浮层的底部设置有放空管,所述污泥悬浮层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污泥回流装置,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通过冲洗总管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所述过滤区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上方,所述出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分别通过带有电磁阀的导线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倾斜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出液管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接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上均匀设置有扇叶,相对两个所述扇叶之间均水平设置有搅拌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液体输入管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喉管的一端呈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悬浮层内设置有取样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悬浮层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第四反应室、第五反应室、第六反应室、第七反应室、污泥浓缩室和污泥回流室,所述第七反应室位于中心处,所述第一反应室、所述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三反应室、所述第四反应室、所述第五反应室、所述第六反应室、所述污泥浓缩室和所述污泥回流室设置在所述第七反应室的周围,双数反应室的下端开孔,单数反应室的上端开孔,且所述第一反应室至所述第七反应室的过水断面逐渐增大,所述污泥回流室连接所述回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沉淀管和斜管,所述沉淀管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斜管以所述沉淀管为中心均匀设置在所述沉淀管的侧面上,且左右相邻两个所述斜管在所述沉淀管上的位置上下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内装填有泡沫浮珠,所述泡沫浮珠的上方设置有丝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智能一体化组合式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分流盘和冲洗喷头,所述冲洗喷头通过冲洗支管均匀设置在所述分流盘的外圆周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20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饮型水质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淋水回收利用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