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柱保护结构、压缩机和空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51162.1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韩雨松;吕浩福;吴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H01R9/2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柱 保护壳 保护结构 浮标 滑柱 空调机 容纳空间 单向阀 压缩机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阀门通孔 漏液槽 本实用新型 隔离绝缘 滑动方向 滑动配合 密封连接 接线座 可移动 上侧面 抵接 排出 液面 连通 密封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柱保护结构、压缩机和空调机,接线柱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和浮标单向阀;保护壳与接线座密封连接,接线柱插入保护壳的容纳空间中;浮标单向阀包括浮标和滑柱,滑柱与保护壳底部的阀门通孔滑动配合,滑柱的表面设有沿滑柱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漏液槽,浮标单向阀可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漏液槽连通于容纳空间与保护壳外部之间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浮标的上侧面与保护壳的外表面在阀门通孔处密封抵接的位置。空调机的压缩机设有接线柱保护结构,接线柱保护结构提高了液体与接线柱接触的最低液面高度,且容纳空间中的液体可自动排出,从而实现对接线柱的隔离绝缘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柱保护结构、压缩机和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压缩机中,从压缩机外壳伸入压缩机内部的接线柱不具备保护结构。模拟车载工况下,车辆在户外长时间停放时,由于车载空调系统蒸发器位于车厢外部,冷凝器位于车厢内部,车厢外部受阳光直射温度升高,造成蒸发器内部残余冷媒气化、压力升高,反向迁移至压缩机内部,当车厢温度降低至冷媒的冷凝温度以下时,冷媒液化沉积于压缩机内部而导致冷媒及冷冻油的混合液体的液面升高,当液面没过接线柱时,系统耐压强度降低,甚至出现短时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线柱进行隔离绝缘保护的接线柱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线柱进行隔离绝缘保护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线柱进行隔离绝缘保护的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的接线柱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和浮标单向阀;保护壳中部具有容纳空间,保护壳用于与接线座固定密封连接,且接线座上伸出的接线柱插入于容纳空间中;保护壳的底部具有连通于容纳空间的阀门通孔,保护壳的上端具有连通于容纳空间的接线开口;浮标单向阀包括浮标和从浮标的上侧面向上伸出的滑柱,滑柱与阀门通孔滑动配合,浮标位于保护壳下方;滑柱的表面设置有沿滑柱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漏液槽;浮标单向阀可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漏液槽连通于容纳空间与保护壳外部之间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浮标的上侧面与保护壳的外表面在阀门通孔处密封抵接的位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压缩机内液面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浮标单向阀上浮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达第二位置,浮标的上侧面与保护壳的外表面密封配合从而防止液体从保护壳底部进入保护壳内;当冷媒及冷冻油的混合液体的液面漫过保护壳的上端面后,液体则从保护壳上端的接线开口进入容纳空间中。随后,当液面下移并到达浮标的底面以下水平位置后,浮标则在自重作用下下移,滑柱相对于阀门通孔向下滑动,直至浮标单向阀到达第一位置,容纳空间中的液体即通过漏液槽流出保护壳外。接线柱保护结构有效提高了冷媒及冷冻油的混合液体与接线柱发生接触的最低液面高度,且浮标单向阀的设置实现了容纳空间中液体的自动排出,从而实现对接线柱的隔离绝缘保护。
进一步的方案是,漏液槽设置在滑柱的上部,滑柱的下部为密封配合段;浮标单向阀位于第二位置时,密封配合段的外周面与阀门通孔的孔壁之间密封配合。
由上可见,密封配合段的外周面与阀门通孔的孔壁之间密封配合可进一步保证阀门通孔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浮标呈伞形,浮标具有外凸的下侧面和相对于下侧面形成的内凹的上侧面,滑柱连接在上侧面。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保护壳呈球缺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浮标单向阀位于第二位置时,浮标的内侧面与保护壳的上侧面面接触。
由上可见,浮标的内侧面与保护壳的外表面面接触配合能进一步防止液体进入保护壳内,进一步对接线柱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座用于密封安装于压缩机的盖体的接线通孔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1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片结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滑片空气压缩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