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0899.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4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华;李竹筠;李倩倩;荣发兵;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鑫涌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B01D17/12;B01D21/02;B01D21/24;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腔 隔板 底座 分离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机油 合缝 下端 钢管 滤油装置 排渣装置 外壳内部 油液分离 进液口 液压缸 上端 废液 浮油 开口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下端设有液压缸,所述外壳位于底座上端,且外壳内部设有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顶端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处理腔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活塞。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带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外壳,和带有排渣装置的第一处理腔、带有滤油装置的第二处理腔,可以较好的对废液进行油液分离,通过在第二处理腔底部设置活塞,当浮油较多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液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合缝机是大直径直缝埋弧焊管加工过程中必备的设备之一。在钢管合缝机使用时要用到润滑油和切削液,而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润滑油和切削液不可避免的会混合在一起。当切削液中油的含量增加时,冷却的冷却性变差,同时由于产生了大量的乳化液给细菌制造了大量繁殖的营养物,造成细菌迅速繁殖,从而引起切削液发臭变质,直接影响到切削液使用的寿命和效果。
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合缝机油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下端设有液压缸,所述外壳位于底座上端,且外壳内部设有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部设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顶端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处理腔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处理腔底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螺丝与液压缸的液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腔上端设有滤油板,且滤油板一侧设有吸油管,所述第二处理腔一侧设有吸液管。
此项设置通过采用带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外壳,当废液从进液口进入第一处理腔时,是处于一个从下向上的运动过程,废液中的铁屑等密度较大的废物,会在自身重量的影响下落入锥形槽内,通过排渣口可将其排出,更加方便。通过臭氧进口内的臭氧可对废液进行杀菌,从而可有效避免废液发臭的情况发生。废液会漫过第二隔板,然后通过第一隔板底部的开口进入第二处理腔,并在第二处理腔内静置分离,体积较轻的润滑油会漂浮在切削液表面,随着液面的上升,油层会通过滤油板顶部的通孔溢出,然后流到滤油板一侧的吸油管处,并通过吸油管排出,当第二处理腔顶部的油层较厚时,可通过活塞和液压缸来抬升液面,从而将油层快速排出,避免油层堆积,提高分离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一侧设有锥形槽,且锥形槽底部设有排渣口。
此项设置通过锥形槽底部的排渣口可在加工时就将废液中的金属废屑排出,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腔一侧设有臭氧进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上端均设有检修口。
此项设置通过检修口可对外壳内部进行检修,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滤油板呈Z字形,且滤油板上端设有通孔。
此项设置采用Z字形的滤油板,当油从滤油板高处的通孔溢出后,会自动流到滤油板的低处,从而便于吸油管工作。
优选的,所述吸液管由金属管接头和软管组成。
此项设置采用金属管接头便于吸液管与外壳固定,采用软管,当活塞上升时,软管不会影响活塞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鑫涌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鑫涌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0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液三相分离装置以及PTA溶剂脱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排液气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