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0175.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信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7/22;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钻具 导位 动力钻具 多动力 复合 导位装置 动力装置 土木工程技术 本实用新型 单桩承载力 一次性完成 单独驱动 同轴套设 主动驱动 综合因素 配备 传统的 辅助的 变径 成孔 成桩 工法 压灌 桩身 自动化 施工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该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包括:依次同轴套设的导位联动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所述上动力钻具和中动力钻具分别配备有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能够单独驱动其对应钻具进行旋转;所述导位联动钻具配备有导位装置,所述导位装置能够使所述导位联动钻具与所述中动力钻具之间实现导位联动。该复合钻具进行施工时,各个钻具由传统的联动方式转化为主动驱动加联动辅助的方式,并可一次性完成成孔和砼压灌成桩,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工效的提高;桩身的变径,合理的工法,使得单桩承载力更进一步得提高,从而降低了成本;以上综合因素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
背景技术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建筑业有了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要求越来越高,砼桩和钢筋砼桩基础和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桥梁、港口、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水电设施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砼桩和钢筋砼桩满足抗弯、抗剪切,提高承载力和抗震等设计要求,人们不断对砼桩和钢筋砼桩的形状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满足设计要求,节约原材料用量,提高工程质量及缩短施工进度。以现有设备与工艺建造的传统桩型,其纵横切面通常是不随桩长而变化的圆柱形或方柱形桩,其承载力主要由桩侧的摩阻力及桩端的端阻力组成。现有设备功能较为单一,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因地制宜处理地基土,造成了一定的成本浪费,影响了单桩承载力发挥效果。
本专利涉及的导位联动装置技术引用:实用新型专利: 201820159509.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导位装置以及钻具。(实用新型专利在实审阶段)
本专利涉及的挤排土复合钻具技术引用:实用新型专利: 201820124401.1,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挤排土复合钻具以及CFG挤排土桩。(实用新型专利在实审阶段)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自动程度低,工法单一,桩型单一,适应性差,以及单桩承载力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动力导位联动复合钻具,其包括:依次同轴套设的导位联动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
所述上动力钻具和中动力钻具分别配备有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能够单独驱动其对应钻具进行旋转;所述导位联动钻具配备有导位装置,所述导位装置能够使所述导位联动钻具与所述中动力钻具之间实现导位联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位联动钻具包括:外套筒钻具和第一导位联动装置—导位联动杆;所述第一导位联动装置—导位联动杆外周面设置有导向柱。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钻具上设置有护筒,通过护筒上的卡瓦与钻塔固定、保持外套筒钻具垂直度;采取排土工法时,所述外套筒钻具上开设若干排土孔;采取挤土工法时所述外套筒钻具上无需开设排土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动力钻具包括:中动力头、中间套筒钻具和中提升装置;所述中动力头设置于所述中间套筒钻具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套筒钻具进行旋转动作;所述中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动力头的下端,用于带动所述导位联动钻具进行升降动作;所述导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套筒钻具上的第二导位联动装置—导位联动槽,所述第二导位联动装置—导位联动槽的上部设置有导位槽和导位坎面;所述导位坎面与导位联动杆上导向柱接触时,导向柱能够沿所述导位坎面旋转进入导位槽入口,被动上移至所述导位槽喇叭口处,促使导位联动杆准确进入导位联动槽内,完成联动装置相套锁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信,未经李广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0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