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热采出稠油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9844.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祺;蔡家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 输油管 处理装置 处理池 排污口 热采 油泵 排气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震荡 出油口 挡沙板 过滤层 缓冲池 加热网 进油口 | ||
一种新型的热采出稠油处理装置。它是由稠油进油口,一号输油管,挡沙板,缓冲池,二号输油管,一号处理池,过滤层,排气减压装置,二号排污口,三号输油管,二号处理池,出油口,超声波震荡仪,油泵,加热网与一号排污口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迅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开采的稠油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热采出稠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具有巨大的地质储量,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各油田的地质条件不同,稠油开采方式也是多样的,其中热采工艺技术运用的最为广泛。通过热采技术开采出的稠油一般具有含沙量高,黏度大,冷却之后凝固为结蜡块等特点,这就导致运输与储存极为不便。在稠油运输过程中,传统主流的处理方法为加热法、裂解降粘法和掺稀输送等,但这些方法都比较单一,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且都没能够解决含沙量过高对运输设备磨损的问题。因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热采出稠油处理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新型的热采出稠油处理装置,它是由稠油进油口,一号输油管,挡沙板,缓冲池,二号输油管,一号处理池,过滤层,排气减压装置,二号排污口,三号输油管,二号处理池,出油口,超声波震荡仪,油泵,加热网与一号排污口组成。稠油进油口位于缓存池的左下方,一号输油管位于缓存池的左方,并贯穿于缓存池左壁,并与稠油进油口相连,挡沙板位于缓存池的内部,并与缓存池内壁相接,二号输油管位于缓存池的右方,并贯穿于缓存池右壁,并与一号处理池相连,一号排污口位于缓冲池的底部,并贯穿于缓冲池。过滤层位于一号处理池的中部,并将一号处理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二号排污口位于一号处理池的右方,并位于过滤层的上方。的加热网位于一号处理池的底部,三号输油管位于一号处理池的右方,并贯穿于一号处理池的右壁与二号处理池的左壁,油泵位于三号输油管的内壁。超声波震荡仪位于二号处理池的左壁,出油口位于二号处理池的右下方,并贯穿于二号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迅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稠油进油口,2.一号输油管,3.挡沙板,4.缓冲池,5.二号输油管,6.一号处理池,7.过滤层,8.排气减压装置,9.二号排污口,10.三号输油管,11.二号处理池,12.出油口,13.超声波震荡仪,14.油泵,15.加热网,16.一号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稠油进油口(1),一号输油管(2),挡沙板(3),缓冲池(4),二号输油管(5),一号处理池(6),过滤层(7),排气减压装置(8),二号排污口(9),三号输油管(10),二号处理池(11),出油口(12),超声波震荡仪(13),油泵(14),加热网(15)和一号排污口(16)组成。使用时,稠油通过稠油进油口(1)与一号输油管(2)进入到缓冲池(4)。在缓冲池(4)通过两层挡沙板(3)的阻拦,稠油中的大颗粒杂质大部分被过滤,初步处理的稠油通过二号输油管(5)进入到一号处理池(6)中,打开排气减压装置(8),稠油中的高压气体被排出,稠油通过过滤层的进入到一号处理池(6)的底部,此时稠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大部分被过滤,加热网(15)开始对稠油加热,稠油的黏度降低,油泵(14)将一号处理池(6)中的稠油抽入三号输油管(10)中,通过三号输油管(10)进入到二号处理池(11),开启超声波震荡仪(13),对稠油进行简单破乳处理,最终稠油通过出油口(12)流出装置。处理结束后,打开一号排污口(6)与二号排污口(9),缓冲池(4)与一号处理池(6)的杂质通过一号排污口(6)与二号排污口(9)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迅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9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排介质井口自动投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汽油汽分离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