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载电视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9761.X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华;张晓峰;杨登峰;刘凯;肖万平;吴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移动视讯有限公司;深圳时刻互联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街道龙华办事处清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背板 上抱箍 下抱箍 安装孔 屏体 本实用新型 感光模块 主控制器 控制调节屏 舒适度要求 观看信息 环境照度 检测结果 贴合安装 行车环境 调整屏 固定件 光照度 后表面 锁附 车型 乘客 反馈 检测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公交车载电视屏,包括屏体、安装背板、上抱箍、若干下抱箍、主控制器、感光模块;所述安装背板贴合安装在屏体后表面,安装背板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抱箍、下抱箍分别经固定件锁附在安装背板上部、下部的第一安装孔中,用于与外部固定,且上抱箍与下抱箍的距离可经第一安装孔调节;所述感光模块用于检测环境的光照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主控制器以控制调节屏体的亮度。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背板、上抱箍、下抱箍组合可以调整屏体的安装高度,适应现有全部不同车型、车辆的安装问题;同时可根据环境照度调节屏体的亮度,满足多种行车环境下乘客观看信息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载电视屏。
背景技术
移动电视是通过无线地面数字电视(DTMB)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机顶盒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的,无需连接有线电视网络,通过无线地面数字机顶盒、接收天线和终端显示器即可收看到电视节目,它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移动性强,无论在高速移动还是固定的状态下均能保持画面的清晰,实现了边走边看、随时随地收看,极大地满足了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已经在众多的城市公交车上使用,但是现有的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屏幕较小:现有的大多为15寸、19寸且为传统横屏安装模式,若要增大电视屏幕则受公交车辆安装空间限制,可能占用载客量;同时小屏幕无法叠加其它多媒体信息(如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
2)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屏亮度不可调节:公交车辆运行时间长,行车环境并非单一路况,多种行车环境可能并存,例如白天或黑夜、处于隧道内或高架桥上或户外、阴雨天或晴天等;不同环境下的车厢内部光照条件不同,乘客对车内车载电视屏的显示(尤其是亮度)效果感受也不同;车载电视屏的高亮度尤其是大屏幕高亮显示在较低照度环境下会让人的眼睛觉得刺眼、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因此,亮度不可调节的车载电视屏不能同时满足多种行车环境下乘客观看信息的舒适度要求;
3)通用性不强,不能适应所有的车型:车载电视屏为后装设备,现有公交车辆上,由于公交车辆车型不同、结构件非一体化预制,导致预留给安装车载电视的安装结构各异,同时尺寸不标准统一。一般情况下,公交车辆预留固定杆为两条Φ32MM黄色花纹杆,不同车型的两花纹杆的尺寸、间距相差较大,相同车型不同车辆也有1cm-3cm的差别,同时多数车辆预装的下杆存在一定倾角(安装工艺导致的误差);按照传统车载电视屏的安装结构存在不方便安装和调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载电视屏,利用安装背板、上抱箍、下抱箍组合可以调整屏体的安装高度,适应现有全部不同车型、车辆的安装问题;同时可根据环境照度调节屏体的亮度,满足多种行车环境下乘客观看信息的舒适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交车载电视屏,包括屏体、安装背板、上抱箍、若干下抱箍、主控制器、感光模块;所述安装背板贴合安装在屏体后表面,安装背板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抱箍、下抱箍分别经固定件锁附在安装背板上部、下部的第一安装孔中,用于与外部固定,且上抱箍与下抱箍的距离可经第一安装孔调节;所述感光模块用于检测环境的光照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主控制器以控制调节屏体的亮度。
较佳地,每一排第一安装孔沿垂直于屏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较佳地,所述下抱箍设置为两个,分别用于将屏体下部的两侧固定在公交车的预留固定下杆上。
较佳地,所述下抱箍两侧均布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为长圆环形,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屏体的长度方向。
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宽度方向略大于固定件的外表面直径;所述下抱箍中部的弧形凹槽直径略大于公交车预留固定下杆的外表面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移动视讯有限公司;深圳时刻互联传媒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移动视讯有限公司;深圳时刻互联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9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夹持支架
- 下一篇:摄像头组件及包含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