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8813.1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怀建;汪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汇能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体填充墙 主体结构 柔性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 拉结钢筋 构造柱 抗震 方式构造 钢铁件 接缝处 墙端头 填充墙 限位角 防裂 接缝 锚固 竖向 相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砌体填充墙(2)和主体结构(1),砌体填充墙(2)内设抗震拉结钢筋(5),在砌体填充墙(2)的墙端头设置与主体结构(1)相离20mm的构造柱(6),抗震拉结钢筋(5)与构造柱(6)锚固,在砌体填充墙(2)的两侧沿竖向约500mm间距依次分布限位角钢铁件(3)并锚在主体结构(1)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解决现有的填充墙接缝方式构造复杂、接缝处易开裂、防裂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方式,具体涉及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常所言主体结构为框架柱或剪力墙。目前,传统的框架柱或剪力墙与填充墙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刚性连接法、预埋钢筋法及化学植筋法。
采用刚性连接的设计方法其最大的弊端是柱间填充墙的存在,从局部上改变框架结构的刚度分布或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改变了相应柱子的变形形态,如柱间窗间墙使柱子形成短柱,框架柱与填充墙的相互作用致使柱受剪损坏或填充墙的破坏引起的构件倒塌等。
采用拉结筋预埋在框架柱内的方法,由于实际施工砌筑的误差及砌块的模数不同,使得预埋的拉结筋与水平灰缝的位置往往不对应,不得不将拉结筋人为改弯(如图1所示),这样减低了拉结筋的作用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其次,砌筑砂浆弹性模量较低,引起砌筑后沉降,使得拉结筋与墙体连接处受到剪力作用导致墙体在该部位开裂。
现有最为流行的连接构造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104)给出的L型拉结铁件的做法(如图2所示),这种构造使得在拉结铁件部位砌体竖向变形受阻,在该部位容易产生裂缝,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也影响了外观形象;更严重的是这种构造没考虑墙内应设置抗震拉结钢筋,违背了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而拉结筋化学植筋法也存在着问题,如植入的钢筋不牢固,化学粘结剂的耐久性等,且植筋法亦不能解决砌筑后沉降引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结构安全,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给工程留下了质量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解决现有的填充墙接缝方式构造复杂、接缝处易开裂、防裂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砌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砌体填充墙和主体结构,砌体填充墙内设抗震拉结钢筋,其特征是:在砌体填充墙的墙端设置与主体结构相离20mm的构造柱,抗震拉结钢筋与构造柱锚固,在砌体填充墙的两侧沿竖向约500mm间距依次分布限位角钢铁件并锚在主体结构上。
更进一步的,主体结构与构造柱之间的20mm的缝隙内用弹性填充材料填实。
更进一步的,弹性填充材料为岩棉、泡沫胶等。
更进一步的,砌体填充墙内间距式分布槽口型砌块,槽口型砌块的槽口内设抗震拉结钢筋。
更进一步的,构造柱由混凝土浇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柔性连接方式与编号201420393753.9专利的区别在于:主体结构与填充砌体墙连接处新增一根构造柱;拉接筋与新增构造柱锚固,不用在主体结构浇注施工时预留或后植筋;本柔性连接方式还能允许填充墙由于自重引起的墙体徐变不受约束,能适应墙体的竖向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的实质是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充墙的刚度对框架柱的不利作用,杜绝了传统连接方式约束填充墙的竖向变形,墙体局部开裂的现象,使结构达到抗震、防裂的安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汇能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汇能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8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网络墙体系统及其单元组件
- 下一篇:一种防水地面墙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