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化发酵饮料的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8759.0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9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维酵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6;C12M1/04;C12M1/02;C12M1/00;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县斗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槽体 发酵槽 制备系统 气泡生成器 发酵饮料 搅拌机构 进气管 纳米化 外槽体 温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分子细化 管状结构 监控装置 均匀搅拌 驱动马达 细化装置 出料管 取样管 入料管 流体 内槽 配置 筒状 体内 贯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化发酵饮料的制备系统,所述制备系统包含一发酵槽、一温度调节装置、一监控装置以及一分子细化装置;其中,所述发酵槽包含一筒状的内槽体、一配置于所述内槽体外的外槽体,在所述发酵槽配设有贯穿所述内槽体及所述外槽体的至少一入料管、至少一取样管、至少一进气管以及至少一出料管,在所述内槽体底部配置有一气泡生成器,所述气泡生成器和所述进气管相连通,而所述内槽体内设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经由连接一驱动马达用以将所述发酵槽内的流体与气泡均匀搅拌;以及所述分子细化装置为一管状结构且贯通所述内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的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将发酵饮品中液体分子团达到纳米化等级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酵素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在人体中可以进行各项反应的催化,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运作、消化食物、及修复组织的必需成分,若是缺乏酵素,则会造成身体功能运作失衡;一般而言,除了由人体本身经由胰脏、肝脏细胞来合成酵素的外,生鲜的蔬果及各种蔬菜类中也都富含酵素;然而,现代人往往因生活忙碌而忽略了饮食,导致酵素的摄取量不足,进而造成许多疾病产生;因此,在预防医学当道的今日,由生鲜蔬果所制成的发酵饮料,在健康质量提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由酵素食品内的多元成分,来弥补平日饮食的酵素摄取不足,进一步调节身体各组织的生理机能,让身体回复正常体质。
发酵饮料的制作方式,主要是以富含酵素的蔬菜水果及对人体有益的草本植物为原料,投入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如:酵母菌、乳酸菌或醋酸菌,进行发酵作用,如此可将天然蔬果等原料中的营养素分解为小分子状态,易于人体吸收利用;纳米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像保养品、食品包装都可能应用到纳米科技,连食品都能直接加入纳米成分。不过这些纳米成分添加物会对健康、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就不得而知。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食品、饮料中的纳米物质似乎会干扰消化道细胞,造成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道不适症状,这些纳米成分也会进入环境,可能对环境造成伤害。这项研究已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永续化学、工程》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罗伯特·李德研究团队指出,食品制造商、食品包装厂商基于许多理由将纳米科技使用于食品制造、食品包装上。以食品包装来说,纳米成分可以让包装更强韧,还可以控制包装空气多寡、阻止其他微生物进入包装当中。食品、饮料的所以添加纳米成分,主要是因为纳米科技可以防止食物结块,并帮助输送营养成分、预防细菌孳生。不过纳米科技应用越来越普及,纳米科技对健康、环境影响就格外引人注意。
研究团队表示,消费者可能从皮肤,或透过呼吸、消化道接触这些纳米成分。如果纳米成分没被身体吸收,就会进入尿液、粪便,从污水、排水道系统渗入环境。研究人员进行实验室研究,想了解食品、饮料中的纳米成分是否会对人类肠道细胞造成影响。结果发现,饮料中的纳米成分会干扰器官功能、减少细胞表面微绒毛数量。人类喝进这些含纳米成分饮料,纳米成分便进入消化道,如此就可能因肠道细胞受干扰而产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些纳米成分一旦进入环境、水源,也可能影响水中生物健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所产生的缺失,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构思出本实用新型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化发酵饮料的制备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维酵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维酵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8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炸食品用卫生检测装置
- 下一篇:菌落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