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8538.3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钟晨;杨贞武;杨丹;李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环科新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冯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处理池 好氧池 本实用新型 接触氧化法 内回流管 深度降解 生态浮岛 沉淀池 缺氧池 填料层 土壤层 生态 微生物 污染物 木本植物 废水 协同 水生草本植物 污泥回流管 植物生长灯 沉水植物 池体中部 间隔种植 水平设置 水下植物 植物根系 食物链 池面 底面 氧池 铺设 伸出 生长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生态深度处理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均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上间隔种植有水生木本植物,好氧池内设置有内回流管,内回流管伸出好氧池,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生态深度处理池中部水平设置有水下植物生长灯,生态深度处理池底面铺设有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池体中部布置有植物生长灯,生态深度处理池的池面设置有生态浮岛,生态浮岛设置有水生草本植物。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微生物和植物的协同作用,在传统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加入植物根系,扩大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延长了食物链长度,提高了传统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及深度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协同深度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从最初较低的排放标准逐渐提高到一级B、一级A标准。目前,有的地方还执行地表水准IV的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要求达到地表准IV这种标准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也是不断加长,在传统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三级处理。主要增加有各种滤池,如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增加各种过滤设备,如精密过滤器、纤维转盘过滤、活性砂过滤等;增加各种药剂投加,如葡萄糖、醋酸钠、PAC、PFS、生化酶等;还有的增加高级氧化处理,如臭氧氧化、Fenton氧化;更有甚者采用活性焦,活性炭、树脂等物质对废水进行吸附和置换。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方法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导致污水处理厂流程越来越长、设备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难、投入越来越大。所有增加的这些处理过程和投入,归根到底只是为了从“一级A”或者“一级B”走到“地表准IV”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众所周知,废水越往深度进行处理,其难度越大,投入越大。此外,所有增加的这些处理设施,并没有从生态的角度进行考虑,是典型环境工程思维中的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理念,并且所有增设的这些设备,对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外观、面貌和工人操作环境没有任何作用。
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已经应用了100多年,在处理达到一级B,一级A标准方面应用最为广泛、高效,成本最低,但是也不排除其存在一些缺点,如剩余污泥量大、运行不稳定、对总氮总磷去除效果不理想等。考虑到活性污泥法的各种优点,现有排放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其主要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方法与各种设备进行组合。
如果以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达到地表准IV类标准为目标,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污水处理厂增加后续深度处理工艺,在活性污泥法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之后,增加混凝沉淀去除总磷,增加反硝化滤池去除总氮,增加各种过滤设备去除SS,有的甚至增加活性焦吸附去除COD,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效,占地面积小。
其缺点是工艺流程长、投加药剂多导致运行成本高,消耗很大,运行管理复杂,且会产生很多的二次污染物,如除磷化学污泥、不能再生的活性焦、活性炭等。
第二种是直接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其优点是人工湿地可以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好,无需投入药剂,电能消耗相对较少。
其缺点是人工湿地的负荷相对较低,如果直接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直接导致整个处理厂占地面积大,并且还会受自然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如到季节、温度的影响,在气温较高时,出水水质好,但是当气温变低,如进入冬季,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降低,出水水质直接受到影响。
第三种是将活性污泥水处理工艺与人工湿地结合,利用高效的活性污泥在短时间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质,再用人工湿地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目前这种方式实际运用较多,其优点是能减少占地面积、药剂投入、能耗较低,但是一旦采用人工湿地,同样会受到季节、地域、气温的影响,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就不适合采用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环科新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环科新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8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