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扭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7301.3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蒋立;莫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南新科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立柱 转动设置 防扭 竖杆 钢丝绳弯曲疲劳 本实用新型 气液增压缸 从动轮 活塞杆 横杆 弯曲疲劳试验 主动轮转动 测试 驱动 驱动机构 驱动组件 设备领域 竖直向上 弯曲疲劳 移动设置 钢丝绳 增压缸 主动轮 滑轮 试验 动轮 力学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扭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设备,属于弯曲疲劳试验设备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顶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轮,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底座上位于立柱两侧均设置有气液增压缸,两个气液增压缸的活塞杆均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气液增压缸的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上转动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位于主动轮的正上方,底座上位于立柱两侧移动设置有竖杆,竖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竖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在测定防扭钢丝绳的弯曲疲劳时,不再需要特意送至力学实验室进行测定,而在现场即可进行测试,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能够缩短测试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曲疲劳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扭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设备。
背景技术
防扭钢丝绳又称编防扭钢丝绳,也称无扭钢丝绳或不旋转钢丝绳。其制造是用一组向左捻和一组向右捻的单股圆股钢丝绳呈有规律的编制而成,其中向左捻股和向右捻股数量相等、对称编织。两股螺旋力矩因方向相反而平衡,使防扭钢丝绳具有不旋转特性。因此,防扭钢丝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输电线路架施工中张力放线用的导引绳、牵引绳等。
送变电施工工地现场所用防扭钢丝绳直径大多在20mm左右,使用荷载甚至超过10T,如果要研究这类钢丝绳的弯曲疲劳问题,那么只能够将这类钢丝绳送至专业的力学实验室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并且在力学实验室测试时只能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复杂的操作,从而花费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扭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设备,具有能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便于操作且花费时间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扭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设备,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上位于立柱两侧均设置有气液增压缸,两个所述气液增压缸的活塞杆均竖直向上延伸且两个气液增压缸的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正上方,所述底座上位于立柱两侧移动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竖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需要测量的防扭钢丝绳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通过驱动组件让主动轮带动防扭钢丝绳转动,紧接着启动驱动机构让两侧的竖杆做靠近运动,从而两个滑轮将防扭钢丝绳顶着形成包角,最后通过启动气液增压缸将横杆往上顶,从而让横杆上的从动轮带着防扭钢丝绳的一端竖直向上移动,实现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调整实现试验力的调整,达到操作方便的效果。这样设置使得在测定防扭钢丝绳的弯曲疲劳时,不再需要特意送至力学实验室进行测定,而在现场即可进行测试,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能够缩短测试时间。
进一步,所述立柱中空设置,所述主动轮的圆心处设置有支杆,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支杆穿过两个滚动轴承且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支杆穿过两个滚动轴承后并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因此支杆依然能够实现自转,并且也起到将主动轮固定在立柱上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底座中空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支杆位于立柱内的杆壁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动电机,此时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锥齿轮开始转动,由于支杆上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因此第一锥齿轮也会开始转动,从而让支杆以及主动轮实现转动,达到驱动主动轮转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南新科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南新科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7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表强度试验液压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