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7168.1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军;谢爱华;蒋中明;程泳;马遥遥;张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横梁 加劲肋 正线 本实用新型 道岔区段 轨道扣件 加固结构 上翼缘 便梁 岔枕 斜交 螺栓 道岔结构 方向一致 焊接固定 横梁两端 横向刚度 间距一致 角钢连接 连接板 线方向 牛腿 平联 平行 垂直 穿过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包括布置于线路两侧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分别为平行于正线方向的正纵梁和平行于岔线方向斜纵梁,两根纵梁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横梁沿正线岔枕方向由枕间空隙穿过,横梁一端正交于正纵梁,另一端斜交于斜纵梁,多根横梁之间通过平联角钢连接。纵梁设有加劲肋,加劲肋的布置间距与岔枕间距一致;正纵梁的加劲肋垂直于正纵梁轴线;斜纵梁的加劲肋与斜纵梁轴线呈斜交,并与横梁穿行方向一致。横梁两端采用连接板和上、下牛腿与纵梁的加劲肋连接。正线的轨道扣件采用螺栓与横梁上翼缘连接,岔线的轨道扣件与横梁上翼缘焊接固定,并且都存在一定的调节量。本实用新型不破坏既有道岔结构,加固断面较宽,纵、横向刚度大,安装拆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下穿工程中,经常会碰到需要下穿站场、道岔区段等复杂情况,道岔区段铁路线相互交汇,线间距与曲线半径小,转辙机、信号灯、道岔拉杆等相关设备多,线路要求高,以往下穿工程通常会选择避开道岔区段,但近些年随着城市交通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路不可避免的需要下穿道岔区段。传统的下穿加固技术如纵横梁法,沿铁路线设置的桩位较多,另一侧搭在下方框架涵的涵顶,顶推过程中若框架涵出现扎头、偏位时,容易造成线路的倾斜或是过大变形,一旦在尖轨段或辙叉段出现变形过大,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转辙部轨距扩大等情况,将会危及行车安全。因此铁路工务部门和施工单位更倾向于采用施工便梁的方式进行道岔地段的加固,更有利于线路的变形控制。
道岔区段的线路要求较高,直股与曲股之间的轨道受力也比较复杂,路基的下沉和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病害,采用便梁加固道岔区段等于以桥代路,由于道岔区从岔尖区到辙叉区,线路数量发生变化,需要加固的区域较宽。因此需要一种纵、横向刚度大,断面宽,可在施工中避免抽换岔枕的加固方式,施工和恢复线路速度快,不中断行车,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可适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包括布置于线路两侧的两根纵梁,所述两根纵梁分别为平行于正线方向的正纵梁和平行于岔线方向斜纵梁,两根纵梁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所述横梁沿正线岔枕方向由枕间空隙穿过,横梁一端正交于所述正纵梁,另一端斜交于所述斜纵梁,多根横梁之间通过平联角钢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可以不破坏既有道岔结构,加固断面较宽,纵、横向刚度大,安装拆除方便。适用于铁路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正纵梁;2-斜纵梁;3-横梁;4-上牛腿;5-连接板;6-下牛腿;7-平联角钢;8-岔线轨道扣件;8-1--钢底板;8-2--档板;8-3--滑块;8-4--螺杆;9-正线轨道扣件;10-绝缘橡胶块;11-橡胶垫板;12-锚栓及钢板;13-限位角钢(13-1--纵向限位角钢;13-2--横向限位角钢);14-板式橡胶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7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