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笼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6015.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4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宗伟林;周建华;夏晨阳;张玉平;左东升;邝志华;贾仁海;陈新家;李龙洋;唐军;谢周武;纪龙元;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笼 无线充电系统 补偿装置 井口 能量发射线圈 能量接收线圈 高频逆变器 充电器 电气设备 电池 副边 原边 充电 电气设备安装 电气设备连接 直流电源连接 充电器连接 电池充电 更换电池 罐笼提升 正对位置 耦合 电缆线 输出端 输入端 拖出 外壁 保证 | ||
一种罐笼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系统,属于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的直流电源连接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原边补偿装置与能量发射线圈连接;能量接收线圈通过副边补偿装置与充电器连接,充电器与电池和电气设备连接;高频逆变器和原边补偿装置固定安装在井口处,能量发射线圈安装在井口外壁,能量接收线圈安装在罐笼的外侧,副边补偿装置、充电器、电池及电气设备安装在罐笼内部;当罐笼停靠在井口时,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处于基本正对位置,保证两线圈之间的高度耦合。优点:①可以在罐笼提升到井口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无需更换电池:②充电可靠性更高,不需要拖出额外的电缆线来给电池充电,降低了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罐笼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资源,铜矿的安全开采是工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之一,关系到生命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罐笼是铜矿提升机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在副井提升系统中,用作提升人员、矿石、设备、材料等。罐笼状态监测设备对罐笼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罐笼状态监测设备安装在罐笼中。目前罐笼监测设备采用的电池供电方法存在充电频繁,费时费力,不够智能等不足,在罐笼中的监测设备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停罐并且拆除困难。因此,需要对罐笼监测设备供电方式进行安全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罐笼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解决在罐笼中的监测设备连续工作的电源供给,避免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停罐并且拆除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补偿装置、能量发射线圈、能量接收线圈、副边补偿装置、充电器、电池和电气设备;直流电源连接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原边补偿装置与能量发射线圈连接;能量接收线圈通过副边补偿装置与充电器连接,充电器与电池和电气设备连接;
高频逆变器和原边补偿装置固定安装在井口处,能量发射线圈安装在井口外壁,能量接收线圈安装在罐笼的外侧,副边补偿装置、充电器、电池及电气设备安装在罐笼内部;当罐笼停靠在井口时,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处于基本正对位置,保证两线圈之间的高度耦合。
所述的高频逆变器采用全桥电压型逆变器,开关频率为80kHz;原边补偿装置采用LCL拓扑;副边补偿装置采用S拓扑,实现输出电压与负载无关的恒压特性。
所述的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都采用DD型结构,以保证较好的抗横向偏移性能,实现在罐笼停靠的范围内都能拾取到足够的能量。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实现电能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与传统的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再产生在充电时带来的器件磨损、接触不良以及接触火花,解决了在罐笼中的监测设备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停罐并且拆除困难的问题。具有安全、灵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矿山企业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优化设计电池容量,充电方式等,保证电池持续有电,实现电池长期的无人化管理充电。能量发射线圈与能量接收线圈电气隔离,具有充电灵活、控制简单、安全性高,方便维修优点。
优点:①可以在罐笼提升到井口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无需更换电池:②充电可靠性更高,不需要拖出额外的电缆线来给电池充电,降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罐笼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罐笼井架;2、罐笼;3、直流电源;4、高频逆变器;5、原边补偿装置;6、能量发射线圈;7、能量接收线圈;8、副边补偿装置;9、充电器;10、电池;11、电气设备;12、井口地面。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6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