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超宽带天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45968.X | 申请日: | 2018-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覃觅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口 辐射层 支杆 传输 数列 超宽带天线 传导层 导流槽 微波 本实用新型 贯通设置 回波损耗 接收设备 阻抗带宽 阻抗匹配 下表面 盖设 对称 输出 制造 | ||
一种微波超宽带天线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输出接收设备技术领域;传导层上设有数列一号传输口组,所述的传导层上设有一号辐射层,一号辐射层上设有数列与一号传输口组对称的二号传输口组,一号辐射层上固定有数个一号传输支杆,每个一号传输支杆均位于相邻的两列二号传输口组之间,二号传输口与一号传输口贯通设置;二号辐射层的下表面上设有数个二号传输支杆,二号辐射层上设有数列三号传输口组,相邻的两个二号传输支杆杆之间设有导流槽,二号辐射层通过导流槽盖设固定在一号辐射层上的一号传输支杆上;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回波损耗小、阻抗匹配良好、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输出接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超宽带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天线是任何无线电系统必不可少的组件;它的功能是辐射或者接收无线电波;它把被导电磁波转变为自由空间的无线电波(在发射系统中),或者做相反的变换(在接收系统中),从而在任意两点之间实现无线电信号的传递;天线的发明使得电磁频谱成为人类最大的可重复使用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频谱不断地得到开拓,无线电系统的带宽也不断地扩展,促进了二十世纪末一门新的学科-超宽带电磁学的诞生;目前的超宽带通信所占的频带和无线局域网有共用的部分,会给无限局域网带来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微波超宽带天线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回波损耗小、阻抗匹配良好、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介质层、传导层、一号辐射层、二号辐射层、介质基板;所述的介质层的上表面上设有金属地板层,金属地板层上前后对称设有波导单元组;所述的波导单元组上设有传导层,传导层上设有数列一号传输口组,每列一号传输口组均由一号传输口构成,所述的传导层上设有一号辐射层,一号辐射层上设有数列与一号传输口组对称的二号传输口组,每列二号传输口组均由二号传输口构成,一号辐射层上固定数个有一号传输支杆,每个一号传输支杆均位于相邻的两列二号传输口组之间,二号传输口与一号传输口贯通设置;所述的二号辐射层的下表面上设有数个二号传输支杆,所述的二号辐射层上设有数列三号传输口组,每列三号传输口组均由三号传输口构成,且三号传输口贯穿二号传输支杆设置,相邻的两个二号传输支杆杆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的二号辐射层通过导流槽盖设固定在一号辐射层上的一号传输支杆上,且三号传输口与二号传输口之间贯通设置;所述的二号辐射层的上表面上设有介质基板,所述的介质基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偶极子,偶极子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贴片,贴片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介质层的底面设有网格,网格接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导层上设有数列四号传输口组,每列四号传输口组均由四号传输口构成,每列四号传输口组均设置于相邻的两列一号传输口组之间,所述的一号传输支杆上设有数列五号传输口组,每列五号传输口组均由五号传输口构成,且五号传输口贯穿一号辐射层设置,每列五号传输口组均设置于相邻的两列二号传输口组之间,所述的五号传输口与四号传输口贯通设置;所述的二号辐射层上设有数列六号传输口组,每列六号传输口组均由六号传输口构成,每列六号传输口组均设置于相邻的两列三号传输口组之间,六号传输口与五号传输口贯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传输支杆的侧面上均设有密封层,一号传输杆与二号传输杆之间通过密封层插设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波导单元组上设有数个波导管,传导层固定在波导管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波超宽带天线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回波损耗小、阻抗匹配良好、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5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