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5577.8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1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万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33/04;B21D43/20;B21D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阮志刚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通孔 底座 切管机主体 自动切管机 输送钢管 支架 钢管 滑道设置 液压缸 滑板 管夹 滑道 本实用新型 底座顶端 电机轴 收集箱 下侧面 液压杆 下端 左端 切割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包括底座、管夹和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管夹设置在传送带上,且传送带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底座顶端下侧面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切管机主体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一滑道内,且第一滑道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底座上,且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支架左侧,所述第一滑板下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道设置在底座内底部,且第二滑道前方设置有第二通孔。该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将钢管固定在管夹上,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以便于将钢管送到切管机主体下方,以方便切管机主体对钢管进行切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而切管机是钢管加工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切管机,采用人工送管的方式,消耗体力较大,且效率不高,同时不便于收集切好的钢管。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切管机,采用人工送管的方式,消耗体力较大,且效率不高,同时不便于收集切好的钢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包括底座、管夹和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前后端均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同时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架左侧,所述管夹设置在传送带上,且传送带左端设置有第二支架,同时第二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顶端下侧面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杆,同时液压杆下端设置有切管机主体,所述切管机主体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一滑道内,且第一滑道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底座上,且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支架左侧,同时第一通孔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下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二滑板,同时收集箱设置在第二滑道上,所述第二滑道设置在底座内底部,且第二滑道前方设置有第二通孔,同时第二通孔开设在底座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管夹设置有两个,且管夹关于传送带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切管机主体与第一滑道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滑道关于第二支架中轴线对称分布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设置为倾斜状,且第一滑板上端与传送带上端面水平。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与第二滑道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滑道呈“L”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长度大于收集箱宽度,且第二通孔宽度大于收集箱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输送钢管的自动切管机,
(1)设置有管夹和传送带,将钢管固定在管夹上,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以便于将钢管送到切管机主体下方,以方便切管机主体对钢管进行切割;
(2)设置有收集箱、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作用下,切好的钢管顺着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滚落到收集箱内,以便于钢管的收集;
(3)设置有第二滑道和第二通孔,在第二滑道的作用下,可将收集箱从底座内通过第二通孔拉出来,以便于钢管的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万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万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5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