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插座的升降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4249.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强;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28 | 分类号: | B66F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升降管 外露 通孔 驱动电机 传动总成 升降立柱 驱动装置 双插座 本实用新型 电源线连接 上下两端 收缩状态 外部电源 需求选择 由内向外 电连接 电源线 伸缩 内管 外管 美观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插座的升降立柱,包括升降管、位于升降管内的传动总成及用于驱动传动总成伸缩的驱动装置,升降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和外管,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插座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插座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驱动电机直接连接的第一插座和与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连接的第二插座,两个插座分别位于传动总成的上下两端,升降管上设有供第一插座外露的第一通孔和供第二插座外露的第二通孔,升降管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露,两个插座分别通过两个通孔外露,使得电源线不会外露,外观比较美观,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连接哪个插座,增加了升降立柱的实用性,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立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插座的升降立柱。
背景技术
升降立柱因高度可调、搬运方便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电动升降立柱都仅设置有一个插座,一般设置在升降立柱靠近升降平台的一端或靠近地面的一端,部分使用者为避免了电源线拖地的问题,希望插座可以在靠近升降平台的一端,部分使用者为了避免电源线位置过高对走动造成影响,希望插座可以在靠近地面的一端,而单个插座的升降立柱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插座的升降立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插座的升降立柱,包括升降管、位于升降管内的传动总成及用于驱动传动总成伸缩的驱动装置,升降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和外管,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插座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插座设有两个且分别为与驱动电机直接连接的第一插座和与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连接的第二插座,两个插座分别位于传动总成的上下两端,升降管上设有供第一插座外露的第一通孔和供第二插座外露的第二通孔,升降管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露。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上设有顶板,内管通过顶板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管通过外管支撑于支撑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传动总成的上端,第一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上端且第二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下端,第一通孔位于内管上,第二通孔位于外管上;或者,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传动总成的下端,第一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下端且第二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上端,第一通孔位于外管上,第二通孔位于内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上设有顶板,外管通过顶板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管通过内管支撑于支撑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传动总成的上端,第一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上端且第二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下端,第一通孔位于外管上,第二通孔位于内管上;或者,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传动总成的下端,第一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下端且第二插座位于传动总成的上端,第一通孔位于内管上,第二通孔位于外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高度大于中管的高度,升降管处于收缩状态时,内管包括位于中管外的第一外露段。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高度大于中管的高度,升降管处于收缩状态时,外管包括位于中管外的第二外露段。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驱动电机位于传动总成的侧方。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传动段、第二传动段和第三传动段,第二传动段通过抱死结构固定在中管上,抱死结构上设有供电源线通过的过孔。
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平台”为升降桌面、升降床等平面,“支撑面”为地面等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4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