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42625.8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华;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透明液晶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 背光模组 遮光装置 透明 电子显示设备 本实用新型 发光状态 光线通过 显示内容 依次设置 画质 遮挡 汽车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汽车,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液晶面板、第一透明背光模组和遮光装置。控制模块与遮光装置连接,以控制遮光装置在使光线通过的状态和遮挡光线的状态之间切换。控制模块与第一透明液晶面板连接,以控制第一透明液晶面板的显示内容。控制模块与第一透明背光模组连接,以控制第一透明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保障所显示的画面的对比度,提升所显示的画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示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液晶是具有流动特性的物质,所以只需外加很微小的力量即可使液晶分子运动。以最常见普遍的向列型液晶为例,液晶分子可轻易地借着电场作用使得液晶分子转向,由于液晶的光轴与其分子轴相当一致,故可借此产生光学效果,而当加于液晶的电场移除消失时,液晶将借着其本身的弹性及黏性,液晶分子将十分迅速的恢复原来未加电场前的状态。因此利用液晶分子的这一特性,人们制造出了液晶显示装置。
当下,越来越多的厂商致力于研发透明显示产品,提高人机交互体验,在此背景下,透明液晶显示器也应运而生。
由于液晶分子本身不发光,因此在显示时,需要不遮挡液晶面板的背光源。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的透明液晶面板会采用灯箱结构,利用箱体内的光源作为设置在箱体侧壁上的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显然,如此一来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体积将十分巨大,只能应用在展示橱窗、建筑物外墙这样的特殊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为了解决体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还尝试了利用紧贴在液晶面板之后的透明的导光板,将设置在导光板侧部的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但是,由于导光板和透明液晶面板都是透明的,因此无法避免其背部的光线的射入。这些光线会降低对比度,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变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和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液晶面板、第一透明背光模组和遮光装置。
控制模块与遮光装置连接,以控制遮光装置在使光线通过的状态和遮挡状态之间切换。
控制模块与第一透明液晶面板连接,以控制第一透明液晶面板的显示内容。
控制模块与第一透明背光模组连接,以控制第一透明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
遮光装置包括阻挡件和与阻挡件连接的切换机构;
控制模块与切换机构连接,控制模块可通过切换机构改变阻挡件的方位,以使得从第一透明背光模组的方向射向阻挡件的光线被遮挡或者通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借助控制模块来控制遮光装置、第一透明液晶面板以及第一透明背光模组,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在显示画面状态和使光线通过的状态之间切换。由于处于显示画面状态时,在遮光装置的作用下可以防止背部光线的射入,因此能够保障所显示的画面的对比度,提升所显示的画质。
作为优选,控制模块可以包括:
逻辑切换单元,被设置以控制遮光装置的切换。
内容显示开关,被设置以控制第一透明液晶面板是否进行内容显示。
光源驱动单元,被设置以控制第一背光模组的发光状态。
借助控制模块中的这些单元能够高效地控制液晶显示装置在使光线通过的状态与显示画面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优选,第一透明液晶面板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块显示面板和设置在两块显示面板之间的液晶材料、以及设置在两块显示面板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的FET电极和共通电极。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FET电极和共通电极以控制液晶材料的分子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2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短焦抗光硬屏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双显示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