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40906.X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彭燕;杨康;蒲棋;曾伟航;聂刚;马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21/02 | 分类号: | A01M2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杂草 连接机架 种植物 条播 本实用新型 伺服电机 限位装置 固定套 连接座 除草 除草剂 除草方式 除草装置 植物损害 实验用 输出端 土壤 伤害 动轮 钝化 内套 限位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播田除杂草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包括连接机架,所述连接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装置,所述连接机架的底部且位于每个限位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套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条播田除草方式易造成土壤钝化和植物损害的问题,本实验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限位装置,能够将种植物进行限位,避免出现除草时,种植物受到损伤的情况出现,六个除草装置能够一次对六个条播沟内的杂草进行清除,提高了除草的效率,而且能够解决除草剂的使用对土壤造成伤害和对种植物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播田除杂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
背景技术
条播种植是现在新型农业的一种种植方式,像花生,玉米,小麦都采用条播种植的方式,这样方便种植时进行施肥,洒水,也方便收割。
条播种植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条播沟内常会出现杂草,影响植物生长,而传统的除草方式采用喷除草剂,这样的会对种植的农作物造成损害,常年喷洒除草剂易造成土地钝化的情况,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条播沟内除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解决了现有的条播田除草方式易造成土壤钝化和植物损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包括连接机架,所述连接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装置,所述连接机架的底部且位于每个限位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套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联铁,所述联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所述联铁正面活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侧表面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活动套正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状切割刀,所述活动套内套接有第二齿状切割刀,所述第二齿状切割刀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且两个所述滑条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齿状切割刀相对一侧开设的滑口内,所述第二齿状切割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活动套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状切割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贯穿所述活动套内壁顶部开设的滑口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半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上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齿轮的数量可以为1到3个,且半齿轮为六分之一圆。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状切割刀的正面齿牙与所述第一齿状切割刀的齿牙平齐。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的数量为五个,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六个,且五个所述限位装置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机架的底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条播田除杂草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验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限位装置,能够将种植物进行限位,避免出现除草时,种植物受到损伤的情况出现,六个除草装置能够一次对六个条播沟内的杂草进行清除,提高了除草的效率,而且能够解决除草剂的使用对土壤造成伤害和对种植物造成伤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活动套的改进,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并且配合半齿轮带动齿条移动,能够造成第二齿状切割刀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移动中能够对对杂草进行清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0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