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40315.2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辉;吴旭涛;李秀广;马波;张佩;李永亮;高强;刘正阳;张静;肖黎;刘齐;潘佳玉;钟丹田;曾翔君;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张芳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感应电流 感应取能装置 高压电场 绝缘顶板 传输线 高压电力传输线 电磁感应原理 金属感应极板 充电电路 电力杆塔 仿真分析 交变电场 金属极板 大电容 连接件 下极板 悬臂梁 圆环状 极板 充电 储存 验证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固定在电力杆塔悬臂梁上的绝缘顶板(1),该绝缘顶板(1)通过连接件与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2)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对比与试验,在此尺寸下极板重量较小且能获得较大的感应电流,并通过实际实验进行了验证,该极板能够获得相应的感应电流。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高压电力传输线附近的交变电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传输线附近的金属极板上获取感应电流,借助此电流和相应的充电电路,实现对大电容的充电并储存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方式分为两种:自主取能和传输供电。传输供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光纤或微波等介质从地面将能量传输给在线测量装置,但是这种供能方式的主要缺点是造价昂贵。自主供电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1)电池供电:这种方式能量供应稳定,但是缺点是需要定时停电更换电池,而电力系统是不允许频繁停电的;(2)电流线圈供电:该方案主要利用安装在电力线上的电流线圈,通过互感原理从负荷电流中取能。但是电力线中的负荷电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这种供电方式供能不稳定;(3)太阳能和风能供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或小风机来供能,该技术通常配合蓄电池一起使用,以应对夜晚或无风时发生的供能不足。但是这种供电方式受环境因素影响大,遇到极端天气例如大风、阴雨、尘垢等会影响安全和供电稳定性。另外,蓄电池的寿命有限,且不能承受较低环境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该装置中的极板重量较小且能获得较大的感应电流,从而达到感应取能的目的。
一种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固定在电力杆塔悬臂梁上的绝缘顶板,该绝缘顶板通过连接件与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连接。
其中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采用铝材质,并且其外径0.9-1.1米、内径0.6-0.8米、厚度0.2-0.5毫米。
其中连接件采用四个长度均为0.1米的连接杆。
其中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中间的孔从绝缘子串中间穿过,并且金属感应极板与绝缘子串垂直;其中金属感应极板与高压导线平行,并且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9-1.2米。
其中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外径1米、内径0.7米。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对比与试验,在此尺寸下极板重量较小且能获得较大的感应电流,并通过实际实验进行了验证,该极板能够获得相应的感应电流。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高压电力传输线附近的交变电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传输线附近的金属极板上获取感应电流,借助此电流和相应的充电电路,实现对大电容的充电并储存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对温度和应力等参数进行在线测量不需要持续进行,可以采用间歇的工作方式,因此高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歇式的供电方式。考虑到电力线的电压是很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感应传输线附件变化的高压电场来取能,但是需要设计对应的感应取能极板,极板的外形、尺寸、安装的位置和安装的方式将极大的影响获得的感应电流,目前尚无相关的设计,可以确定的是,极板面积越大,获取的感应电流的能力越大,但是相应的极板的重量将增大,对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得选择极板外形尺寸是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环形极板的设计,利用软件仿真和具体实验设计了极板的外形参数及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装置,包括固定在电力杆塔悬臂梁上的绝缘顶板1,该绝缘顶板1通过连接件与圆环状的金属感应极板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0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状态监测智能型SPD
- 下一篇:夹紧装置以及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