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9658.7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姜裕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8 | 分类号: | F16B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自紧式 螺母本体 螺栓 车轮 锁紧器 旋拧槽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汽车车轮 固定的 配套的 锁紧槽 限位槽 橡胶环 扳手 卡板 嵌有 位槽 拆卸 卸下 震动 盗窃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包括自紧式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式螺母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旋拧槽,且自紧式螺母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嵌有橡胶环,所述自紧式螺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锁紧器。通过在自紧式螺母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旋拧槽,能够改变螺母与螺栓之间的固定方式,使现有的扳手难以将螺母从螺栓上拆卸下来,只有使用与螺母相配套的工具才能将螺母卸下,避免了汽车的车轮被盗窃,提高了汽车车轮的安全性,通过第一锁紧槽、第一卡板和第一锁紧器的结合使用,能够使螺母与螺栓之间固定的更加紧密,避免车轮的震动,使螺母从螺栓的外侧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车轮用螺母难以改变螺母与螺栓之间的固定方式,现有的扳手很容易将螺母从螺栓上拆卸下来,造成了汽车的车轮被盗窃,降低了汽车车轮的安全性,难以使螺母与车轮之间固定的更加紧密,难以使自紧式螺母本体与橡胶环之间形成一个整体,造成在需要使用橡胶环时,找不到橡胶环,难以使螺母与螺栓之间固定的更加紧密,当车轮的震动时,使螺母从螺栓的外侧脱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用高强度自紧式螺母,包括自紧式螺母本体,所述自紧式螺母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旋拧槽,且自紧式螺母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嵌有橡胶环,所述自紧式螺母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板,且自紧式螺母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板,所述自紧式螺母本体顶部靠近第一卡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锁紧槽,且自紧式螺母本体的底部靠近第二卡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锁紧槽,所述第一锁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锁紧器,所述第二锁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锁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拧槽的形状为正六边形,且旋拧槽的深度为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槽与橡胶环的截面均为T字型,所述橡胶环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与橡胶环之间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锁紧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锁紧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锁紧槽与第二锁紧槽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锁紧器与第二锁紧器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与锁紧板之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且连接板与锁紧板之间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自紧式螺母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旋拧槽,能够改变螺母与螺栓之间的固定方式,使现有的扳手难以将螺母从螺栓上拆卸下来,只有使用与螺母相配套的工具才能将螺母卸下,避免了汽车的车轮被盗窃,提高了汽车车轮的安全性;
2、通过设置橡胶环,能够使螺母与车轮之间固定的更加紧密,通过限位槽与橡胶环的结合使用,能够使自紧式螺母本体与橡胶环之间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在需要使用橡胶环时,找不到橡胶环;
3、通过第一锁紧槽、第一卡板和第一锁紧器的结合使用,能够使螺母与螺栓之间固定的更加紧密,避免车轮的震动,使螺母从螺栓的外侧脱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9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