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电机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9129.7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允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格(阳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廖子恒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道腔体 机座 冷却水道 水冷电机 传热效果 电机运行 机座侧壁 散热效果 湍流传热 冷却液 热对流 湍流 连通 | ||
一种水冷电机机座,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侧壁的内部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中设有水道腔体,水道腔体与冷却水道连通,所述水道腔体的水流截面积大于冷却水道的水流截面积。通过设置水道腔体,一方面增大机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水道腔体处形成湍流,产生湍流传热,进而增大热对流传热效果,从而更有效的带走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提高水冷电机机座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冷电机机座。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为了避免因高温而烧坏电机的零部件,致使整个电机的损坏,一般都需要对电机进行冷却,目前大部分水冷电机机座的设计都采用均匀的水道,这样的设计水道与机座的接触面积小,而且只靠水道内水流与机座的热传导传递热量,热对流传热作用相对较小,散热效果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电机水冷机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电机机座,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侧壁的内部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中设有水道腔体,水道腔体与冷却水道连通,所述水道腔体的水流截面积大于冷却水道的水流截面积。通过设置水道腔体,一方面增大机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水道腔体处形成湍流,产生湍流传热,进而增大热对流传热效果,从而更有效的带走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道包括若干沿所述机座的侧壁间隔分布的直流水道,所述直流水道的方向与机座的轴向一致,相邻两直流水道之间首尾连接形成串联的冷却水道。采用该种形式的水道走向,能够充分覆盖机座的各个部分,增加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腔体设置在直流水道上。
进一步的,相邻两直流水道上的水道腔体沿机座的轴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道沿机座轴向螺旋向上布置。螺旋冷却水道为另一种有效散热的分布方式。
进一步的,每圈冷却水道上至少设置两个冷却腔体且相邻两圈冷却水道上的冷却腔体沿机座周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有导流圆弧。
进一步的,机座上设有与冷却水道进水端连接的进液管和与冷却水道出水端连接的出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水流截面积增大的水道腔体,一方面增大机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使冷却液在水道腔体处形成湍流,产生湍流传热,进而增大热对流传热效果,从而更有效的带走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提高水冷电机机座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迂回式冷却水道的机座示意图。
图2为采用螺旋式冷却水道的机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冷电机机座,包括带冷却水道2的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与冷却水道2进水端连接的进液管3以及与冷却水道2出水端连接的出液管4。冷却水道2中设有水道腔体5,水道腔体5与冷却水道2连通,水道腔体5的水流截面积大于冷却水道2的水流截面积。水道腔体5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有导流圆弧。
冷却水道2包括两种排布方式:
如图1所示,冷却水道2包括若干沿机座1的侧壁间隔分布的直流水道6,直流水道6的方向与机座1的轴向一致,相邻两直流水道6之间首尾连接形成串联的冷却水道2。水道腔体5设置在直流水道6上,相邻两直流水道6上的水道腔体5沿机座1的轴向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格(阳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格(阳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