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薯类双轴杀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8295.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茂;高清海;张淑青;贾雅丽;陈思刚;范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3/02 | 分类号: | A01D2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建茹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碎刀 粉碎轴 薯秧 工作部件 固定刀片 剪切配合 变速箱 挑秧杆 双轴 秧机 罩体 薯类 本实用新型 输出轴连接 传动组件 依次设置 行走轮 悬挂架 遗漏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双轴杀秧机,包括其上设置有悬挂架的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变速箱、行走轮和工作部件,工作部件包括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挑秧轴和粉碎轴,挑秧轴、粉碎轴分别借助传动组件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挑秧轴上设置有一组挑秧杆组,粉碎轴上设置有一组粉碎刀,挑秧轴、粉碎轴上方设置有罩体,罩体下方设置有与粉碎刀形成剪切配合的固定刀片,挑秧杆组将田中的薯秧挑起输送至粉碎刀,减少薯秧的遗漏,粉碎刀与固定刀片之间还形成剪切配合,能够将薯秧彻底切断,避免薯秧的缠绕,粉碎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薯类收获设备,尤其涉及薯类双轴杀秧机。
背景技术
在薯类收获作业时,首先要除去生长在地表的薯秧(茎叶),以便薯类收获机对埋在地下的薯类进行挖掘收获。传统的打秧方式一般是由工人将薯秧拉起并用镰刀割断,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机械打秧机,直接将薯秧打碎在田中,但现有的打秧机在打秧过程中经常出现打秧不彻底,留茬长度长,甚至打秧不彻底使薯秧缠绕在打秧机上,直接将薯类从土壤中拔出,造成薯类的折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薯类双轴杀秧机,能够有效将薯秧切断并打碎,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为收获薯类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薯类双轴杀秧机,包括其上设置有悬挂架的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变速箱、行走轮和工作部件,关键在于,所述的工作部件包括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挑秧轴和粉碎轴,所述的挑秧轴、粉碎轴分别借助传动组件与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挑秧轴上设置有一组挑秧杆组,粉碎轴上设置有一组粉碎刀,挑秧轴、粉碎轴上方设置有罩体,所述的罩体下方设置有与粉碎刀形成剪切配合的固定刀片。
所述的挑秧轴上还设置有一组切断刀,所述的挑秧杆组分别设置于薯垄两侧,所述的切断刀位于相邻两挑秧杆组之间。
所述的切断刀呈对称的翼型结构。
所述的切断刀沿挑秧轴的外圆周交叉设置。
所述的挑秧杆组包括一组挑秧杆,挑秧杆的端部设置有折弯杆,折弯杆的折弯方向与挑秧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挑秧杆的长度大于切断刀的长度。
所述的挑秧杆组包括一组沿挑秧轴的外圆周交叉设置的挑秧杆。
所述的粉碎刀包括一组呈圆周均匀排列且端部设置有折弯刀的粉碎刀片,折弯刀向粉碎刀片的一侧折弯,且相邻两粉碎刀片上的折弯刀的折弯方向相反。
所述的行走轮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
所述的固定刀片下方设置有一组导流板,导流板呈沿薯垄对称设置的八字形结构,导流板的两侧分别由薯垄上方向垄沟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粉碎刀前方设置挑秧杆组,挑秧杆组将田中的薯秧挑起输送至粉碎刀,减少薯秧的遗漏,罩体下方设置有粉碎刀形成剪切配合的固定刀片,粉碎刀随粉碎轴旋转的过程中不仅自身对薯秧进行粉碎,粉碎刀与固定刀片之间还形成剪切配合,能够将薯秧彻底切断,避免薯秧的缠绕,粉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悬挂架,2、机架,3、变速箱,4、行走轮,5、挑秧轴,6、粉碎轴,7、导流板,8、粉碎刀,9、罩体,10、固定刀片,11、切断刀,12、挑秧杆,13、折弯杆,14、折弯刀,15、粉碎刀片,16、伸缩杆,箭头分别代表挑秧轴和粉碎轴的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8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收获机挖掘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萝卜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