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类回收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35782.6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潇;邓强国;林运东;汪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传感器 中央处理器 车身 机器人 行进部件 球体 车架 球类 电机 图像信息传递 本实用新型 逆时针转动 齿轮联动 传动部件 发送指令 就近原则 实时传输 收集部件 图像信息 回收 电池箱 上叶轮 提前量 下叶轮 车体 滚落 转轴 驱动 分析 | ||
1.一种球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成像传感器(4)、收集部件、行进部件、车架(8)、传动部件(10)、电池箱(89)、控制系统;
所述车身(1)固定在车架(8)上,所述成像传感器(4)固定在车身(1)的前端,成像传感器(4)一侧设有控制系统;
所述收集部件包括两个固定架(11)、上叶轮(6)、下叶轮(5)、收集箱(7);所述上叶轮(6)包括一片以上的上叶片和上叶轮轴(78),所述一片以上的上叶片顶部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齿,所述一片以上的上叶片的底部分别焊接在上叶轮轴(78)上,所述下叶轮(5)包括一片以上的下叶片和下叶轮轴(79),所述一片以上的下叶片的顶部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齿,所述一片以上的下叶片的底部分别焊接在下叶轮轴(79)上,所述收集箱(7)包括斜架(80)、前收集箱(81)、后收集箱(82),所述斜架(80)安装在前收集箱(81)前部,且斜架(80)的中部呈弧形,所述前收集箱(81)与后收集箱(82)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门,所述前收集箱(81)的底板为倾斜底板,并向后收集箱(82)方向倾斜,所述两个固定架(11)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下叶轮连接器(26)、上叶轮连接器(28),所述两个固定架(11)位于上叶轮(6)、下叶轮(5)的两侧,且上叶轮轴(78)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架(11)的上叶轮连接器(28),下叶轮轴(79)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架(11)的下叶轮连接器(26);
所述电池箱(89)固定在前收集箱(81)上,所述电池箱(89)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传动部件(10)包括电机(21)、电机支座(22)、齿轮箱盖(23)、齿轮箱支座(24)、齿轮箱密封圈(25)、齿轮箱箱体(27);所述电机支座(22)、齿轮箱支座(24)安装在上叶轮(6)、下叶轮(5)一侧的固定架(11)上,且齿轮箱支座(24)位于电机支座(22)上方,所述电机(21)安装在电机支座(22)上,所述齿轮箱箱体(27)固定在齿轮箱支座(24)上,齿轮箱箱体(27)通过齿轮箱密封圈(25)与齿轮箱盖(23)连接,所述齿轮箱盖(23)外壳上设有外端盖(93),所述外端盖(93)与齿轮箱盖(23)之间设有外端盖密封圈(94),通过所述电机(21)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行进部件包括两个驱动部件(2)、三个脚轮总成(3)、两个悬架部件(9);所述三个脚轮总成(3)分别固定在车架(8)前端两侧以及车架(8)的后端,所述两个驱动部件(2)分别通过两个悬架部件(9)安装在车架(8)两侧,且位于两个固定架(11)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57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课球类打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拾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