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式防转移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4450.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峰;叶涛;司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立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天线部 电子标签 基层 天线层 粘接层 标签芯片 防护层 防转移 耦合式 镜像对称设置 闭环 本实用新型 第一端 电连接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式防转移电子标签,包括: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基层;天线层,所述天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的上方;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二基层,所述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形成基层;标签芯片,所述标签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基层中部且与所述天线层电连接;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下方;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的下方;尾部,所述尾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部连接,形成L形结构。其优点在于,使用时,尾部环绕物品一周与天线部连接形成闭环,只有破坏天线部,才使电子标签与物品分离,使电子标签一次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式防转移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业及零售业等诸多领域,其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并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射频识别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与RFID读写器组成,其工作过程是,RFID读写器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并通过空间祸合的方式发送出去(也称作发送提问信号),当RFID电子标签进入RFID读写器的读取距离时,RFID电子标签即会接收到该提问信号并将RFID读写器发送的电磁波进行反向散射偶合后返回给RFID读写器(即回复应答信号)。
射频识别技术在防伪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在酒类、烟草和药品等行业中,一旦出现仿冒产品,将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需要有安全有效的防伪措施。纸基印刷防伪技术(例如激光防伪、数字防伪等)不具备唯一性和独占性,易复制,难以起到真正的防伪作用。射频识别防伪技术以其优异的防伪能力而成为上述行业中的新宠。
在射频识别防伪技术中,需要在每个被保护物品上设置一个被动式的RFID电子标签,每个RFID电子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该ID号码存储在芯片的只读存储器中,如此可确保无法修改和无法仿造,大大提高了防伪性能。
但是,电子标签通常是通过不干胶与物品粘贴在一起,而这种电子标签易于从原物品上取下,并将电子标签贴于其他物品上,导致电子标签与物品不符,(如将电子标签贴于假冒伪劣商品,导致购买者受欺诈;或电子标签贴于不同商品,导致物品与分类不符)。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从物品上取下后就立即失效的电子标签,有效解决电子标签转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耦合式防转移电子标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耦合式防转移电子标签,包括:
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
第一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为矩形结构;
天线层,所述天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的上方;
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
第二基层,所述第二基层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基层与所述第一基层形成基层;
标签芯片,所述标签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基层中部且与所述天线层电连接;
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基层的下方;
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的下方;
尾部,所述尾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部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尾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部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立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立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4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员工卡
- 下一篇:利用无线射频标签的防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