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3858.1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9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辉;赵晓刚;黄丽超;蔡健;田洪涛;黄屏;林碧新;吴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盛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线 电容式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 悬空 彼此平行 触控面板 第一表面 方向延伸 电连接 芯片 芯片电连接 第二表面 矩形形状 不相交 侧边处 侧边 触控 基板 邻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基板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地排列的第一传导线,第二表面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地排列的第二传导线;各个第一传导线的一个端部电连接到第一芯片,另一个端部悬空;各个第二传导线的一个端部电连接到第二芯片,另一个端部悬空;在第一表面还形成有额外的第二传导线,该额外的第二传导线与各个第一传导线皆不相交且邻近每个第一传导线的悬空的端部,该额外的第二传导线与一个第二芯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触控面板上布置额外的传导线,能够提高尤其是矩形形状的触控面板的一个侧边或两个侧边处的触控精度,从而提升使用者对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touch screen)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查询、工业控制、自助服务、多媒体教学、电子游戏等众多领域。在各种触摸屏类型中,电容式触摸屏以其准确好用、耐磨损、寿命长等的优点,占据重要地位,并有着更佳的应用前景。通常,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彼此之间通过粘性件(例如,双面胶、粘合剂等)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固定连接的触控面板和显示屏,其中触控面板是提供触控功能的屏幕部分,显示屏是提供显示功能的屏幕部分。
触控面板可以是单面结构或双面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中只涉及双面结构的触控面板。在现有技术中,利用互电容概念的触控面板如图1所示,在触控面板1的基板一个表面(图1中的正面,即朝向纸面外部的表面)上具有多行彼此平行地排列的驱动传导线,如驱动传导线20;而在其另一个表面(图1中的背面,即朝向纸面内部的表面,布置在背面上的结构均以虚线绘示)上具有多列彼此平行地排列的感应传导线,如感应传导线10。这些多个驱动传导线沿图示中的水平方向,在触控面板1的基板的正面上,从该表面的左侧边缘处延伸到右侧边缘处,其在该表面的左侧边缘处的端部电连接到驱动芯片(未图示),在该表面的右侧边缘处的端部悬空;这些多个感应传导线沿图示中的竖直方向,在触控面板1的基板的背面上,从该表面的底部边缘处延伸到顶部边缘处,其在该表面的底部边缘处的端部电连接到感应芯片(未图示),在该表面的顶部边缘处的端部悬空;从而这些驱动、传感传导线隔着触控面板1的基板交叠,形成栅格的结构。当使用时,驱动芯片向这些驱动传导线发送驱动信号SD,例如以顺序扫描的方式从上向下依次向各个驱动传导线发送驱动信号SD,感应芯片从这些感应传导线接收感应信号SS,例如同时地探测各个感应传导线以接收感应传导线输出的感应信号SS,这样,通过分析驱动信号SD和感应信号SS,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触控面板的表面是否被触摸,并确定触摸位置和动作,从而获知使用者通过触控面板输入的操作信息。
在触控面板的表面上的各个传导线也可以分布在同一表面的不同区域内,例如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157482.1的发明专利“具有较少外围电路的电容式触摸屏”中提供的触控面板,以及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077506.0的发明专利“表面具有分区布置的驱动、感应传导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提供的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盛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盛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美容灯触摸感应调节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