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2724.8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针;蒋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蛮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35;H01M10/657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箱体 电池组 电子半导体 吸能层 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 恒温装置 缓冲弹簧 导冷片 恒温工作环境 连接缓冲弹簧 安装固定板 等间距分布 安全使用 爆炸事故 底部端面 防护盖板 感温探头 缓冲作用 螺栓连接 一端连接 安装槽 内壁 探测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包括电池组箱体以及与电池组箱体螺栓连接的防护盖板,电池组箱体底部端面设置有吸能层,且吸能层连接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连接安装固定板;电池组箱体一对称内壁上设置有电子半导体制冷片,且电子半导体制冷片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导冷片;相邻的导冷片之间形成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种电池组箱体通过感温探头对电池组温度进行探测,再通过MCU控制器控制电子半导体制冷片对电池组温度件控制进行,使得电池组在恒温工作环境下工作,避免电池组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吸能层和缓冲弹簧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便于电池组安全使用,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危机和空气污染使得人们不得不使用清洁能源,出门使用电动车代替汽车,电动车可以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下来,能够保证它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存在着废气,这与传统的车辆进行对比时是再好不过的了;电动车是没有噪音的,即使有也很低,人们在开着它之后不存在着厌烦的情绪;电动车的使用趋势与范围极广,对它使用之后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之下,电动车也仍然可以工作;电动车的使用能够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着提高,对于空气污染的现象进行着减少,但是,动力电池对使用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这就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和普及;且电池在常温或高温下进行充电或负载工作时,容易产生电池过热现象,影响电池组使用寿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但是,目前使用的电池组箱体结构过于简单,一般电池组箱体通过在箱体侧壁开孔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效率低下,同时无法实现地电池组恒温使用;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个,经常会发生颠簸,电池组在长期颠簸的状态下工作,容易发生接线松动的情况,导致电池组失效,不便于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电池组箱体缺乏温度控制以及抗振效果低下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包括电池组箱体以及与电池组箱体螺栓连接的防护盖板,所述电池组箱体底部端面设置有吸能层,且吸能层连接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安装固定板;所述电池组箱体一对称内壁上设置有电子半导体制冷片,且电子半导体制冷片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导冷片;相邻的所述导冷片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电池组,且电池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表面设置MCU控制器,且MCU控制器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电子继电器;所述上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感温探头;所述MCU 控制器电线连接电子继电器、感温探头以及电池组放电端。
优选的,所述吸能层由气凝胶制成,吸能层可以充分吸收撞击的能量,并且吸收的能量不会被重新释放出来,撞击承受能力强。
优选的,所述吸能层为条状结构,且吸能层均匀分布在电池组箱体底部端面。
优选的,所述感温探头设置有若干个,且感温探头均匀分布在电池组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冷片为片状结构,且导冷片的长度略小于电池组箱体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电子半导体制冷片表面涂有导热硅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恒温装置的电池组箱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电池组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且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种电池组箱体通过感温探头对电池组温度进行探测,再通过MCU控制器控制电子半导体制冷片对电池组温度件控制进行,使得电池组在恒温工作环境下工作,避免电池组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吸能层和缓冲弹簧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便于电池组安全使用;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蛮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蛮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2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箱体和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自动化收纳和展开功能的蓄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