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锈锁死螺母拧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0900.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王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轴 顶杆 螺纹孔段 弹簧 生锈 锁死 本实用新型 螺母拧松 螺纹套 刀头 顶住 螺母 螺栓 正六棱柱 光孔段 外螺纹 螺柱 旋入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生锈锁死螺母拧松装置,包括主体(1)、顶杆(2)、螺纹套(3)、刀头(4)、球形轴(5)和弹簧(6),所述主体(1)头部设有一正六棱柱孔(12),主体(1)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段(101)、光孔段(102)和第二螺纹孔段(103),所述顶杆(2)设有外螺纹,所述顶杆(2)旋入主体(1)的第一螺纹孔段(101)内,顶杆(2)顶住所述球形轴(5),弹簧(6)套设在球形轴(5)外,弹簧(6)顶住所述螺纹套(3),刀头(4)固定在球形轴(5)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生锈锁死螺母从螺栓或螺柱上拧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生锈锁死的螺母拧松装置。
背景技术
螺栓与螺母连接在机械制造、家居、建筑等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螺栓与螺母连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该连接方式经常暴露在潮湿的空气或在具有腐蚀的环境下工作,螺栓与螺母之间连接可能导致产生化学反应后生锈,螺母不能通过扳手拧松,或有些螺母由于在持续受力作用下导致螺母外形变形不能从螺栓或螺柱上取下,给设备维修以及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研制一种能够有效地取下生锈、锁死以及变形螺母的拧松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生锈锁死的螺母不能够通过扳手或其他拧松装置拧松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将生锈锁死螺母拧松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生锈锁死螺母拧松装置,包括主体、顶杆、螺纹套、刀头、球形轴和弹簧,所述主体头部设有一正六棱柱孔,主体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主体内部的螺纹孔与主体头部的正六棱柱孔贯通,所述顶杆设有外螺纹,所述顶杆旋入主体的螺纹孔内,球形轴、弹簧位于主体的螺纹孔内,所述螺纹套也设有外螺纹,螺纹套也旋合在所述主体的螺纹孔内,顶杆顶住所述球形轴,弹簧套设在球形轴外,弹簧顶住所述螺纹套,刀头固定在球形轴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球形轴包括球头和螺杆。
作为优选,刀头还包括螺母,刀头的螺母连接在球形轴的螺杆上。
作为优选,螺纹套内部设有滑槽,刀头在所述螺纹套的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生锈锁死螺母从螺栓或螺柱上拧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装配剖视图。
图2是球形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装配爆炸图。
图4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螺纹套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主体、101—第一螺纹孔段、102—光孔段、103—第二螺纹孔段、2—顶杆、3—螺纹套、33—六棱柱孔滑槽、4—刀头、41—螺母、43—一字头部、5—球形轴、51—球头、52—螺杆、6—弹簧、12—正六棱柱孔、15—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0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拆卸阀门压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板快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