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9112.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3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质固定带 新型气管插管 松紧 固定带 环扣 本实用新型 环形带 棉质 粘贴 固定气管 患者口部 口腔状况 固定法 横切面 胶带法 可调节 牢固性 上嘴唇 粘贴带 插管 工型 缝制 鼻子 皮肤 保留 观察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第一棉质固定带,第一棉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粘贴带,第一棉质固定带的另一端缝制有第一环扣,第一棉质固定带的一侧固定设有3M胶带,第一棉质固定带的另一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棉质环形带和第二棉质环形带,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通过第一棉质固定带以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部分为横切面绕头一周,在连接处采用环扣和粘贴法进行松紧固定,操作简单方便,避免3M胶带损害皮肤,且保留了3M胶带固定气管插管的牢固性,同时相比于寸带固定法和工型胶带法,可以给患者口部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便于临床观察口腔状况,采用环扣粘贴法进行松紧固定,松紧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是实施麻醉一项安全措施。
目前,固定气管插管有两种方法:一是工型胶带法;二是寸带法。工型胶带法的弊端:在上下唇的上方和下方采用3M胶带进行粘贴固定,上下胶带中段各引出一条胶带缠绕插管。这种固定方法较为牢固,但是胶带的粘贴难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尤其对于胶带过敏的患者来说,无意是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并且工型胶带固定法完全封闭了口唇,增加经气管插管吸痰及经口腔吸痰的难度,口腔护理更是难以进,无疑增加了口腔感染的风险。寸带固定法的弊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如果患者无下颌骨或是下颌骨不发达,或者护士打结的方法欠佳使结扣松动的话都会增加脱管风险,由于本身固定方法需要多处打结特别繁琐,每日晨起更换新的寸带无疑增加了夜班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型胶带法胶带的粘贴难免对皮肤造成损伤以及寸带固定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第一棉质固定带,所述第一棉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粘贴带,所述第一棉质固定带的另一端缝制有第一环扣,所述第一棉质固定带的一侧固定设有3M胶带,所述第一棉质固定带内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位置与第一环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棉质固定带的另一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棉质环形带和第二棉质环形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棉质环形带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环扣,所述第一棉质环形带内侧的顶端固定设有位置与第二环扣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棉质环形带的顶端与第二棉质固定带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棉质固定带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粘贴带,所述第二粘贴带的尺寸与第二环扣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棉质环形带的尺寸和第二棉质环形带的尺寸大于第一棉质固定带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通过第一棉质固定带以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部分为横切面绕头一周,在连接处采用环扣和粘贴法进行松紧固定,操作简单方便,避免3M胶带损害皮肤,且保留了3M胶带固定气管插管的牢固性,同时相比于寸带固定法和工型胶带法,可以给患者口部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便于临床观察口腔状况,采用环扣粘贴法进行松紧固定,松紧可调节,同时减少脱管风险,通过第二棉质固定带可以提高第一棉质固定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佩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9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镜吸引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顺血流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