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戳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8415.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陈超;龚俊杰;罗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34/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 插入位置 标识线 医疗器械领域 腹腔镜手术 黑色实线 腔镜手术 手术要求 不一致 管壁 机器人 皮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戳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戳卡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腔镜手术中的戳卡装置的插入位置不够精确,深度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手术质量,不能达到手术要求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戳卡装置,包括标识线,其设置于戳卡装置的管壁的外侧,标识线为黑色实线。能够保证戳卡装置每次插入皮肤内的深度一致,实现每次戳卡装置的插入位置精确的设定,符合手术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戳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戳卡装置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胸腔镜技术等现代微创手术技术中,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疤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在微创手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切开皮肤后置入戳卡装置,然后在戳卡装置内运用相应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操作。戳卡装置是腹腔镜或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的工具,使用时戳卡的一端插入皮肤,另一端需要固定在皮肤表面,由戳卡建立专用通道,细长的手术钳子、电钩、超声刀等手术器械通过戳卡进入腔隙,以进行切除病灶等手术操作。
在手术操作时因频繁的更换手术器材或者医护人员在手术中的动作,均有可能带动戳卡装置运动。以往戳卡装置在病人体表安装时的定位都是凭医生的经验和肉眼来设定的,缺乏专门的定位结构进而导致腔镜手术中的戳卡装置的插入位置不够精确,深度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手术质量,不能达到手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戳卡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戳卡装置,具备安装腔和与上述安装腔连接的管壁,其中,上述戳卡装置包括标识线,上述标识线设置于上述管壁的外侧。
优选地,上述标识线沿上述管壁的外侧呈周状设置。
优选地,上述标识线设置于上述管壁的前部。
优选地,上述标识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标识线、第二标识线以及第三标识线。
优选地,上述第一标识线设置于在上述戳卡装置处于正常安装时能够外露于患者皮肤外并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的位置,上述第二标识线设置于在上述戳卡装置处于正常安装时能够完全埋藏于皮肤层位置内,上述第三标识线设置于在上述戳卡装置处于正常安装时能够在患者体内通过内窥镜观察到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第二标识线的位置为RCM点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安装腔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保证戳卡装置每次插入皮肤内的深度一致,实现每次戳卡装置的插入位置精确的设定,符合手术需求。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手术机器人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戳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戳卡装置单边卡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戳卡装置单边卡紧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戳卡装置单边卡紧机构的戳卡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戳卡装置单边卡紧机构的接近开关设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戳卡装置单边卡紧机构中的戳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8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戳卡连接状态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创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