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27815.2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6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济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3213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柴油机机油 冷却水腔 冷却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进口 冷却水通道 油腔 罩壳 应用 本实用新型 密封连接 外接管路 油腔侧壁 整机结构 装配方便 机油 柴油机 侧壁 紧凑 装配 美观 盛装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内设有用于盛装机油的油腔;罩壳,内部设有冷却水腔,且其侧壁上设有与冷却水腔相通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罩壳密封连接在油底壳上,油底壳的油腔底部处于冷却水腔内,并在冷却水腔中构成由冷却水进口流向冷却水出口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围绕油腔侧壁设置。该方式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柴油机机油温度,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外接管路的连接和布置也不复杂,装配后整机结构紧凑,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
背景技术
机油作为柴油机润滑系统的介质。具有减轻零件表面的摩擦,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带走部分机件热量,冷却零件表面;密封气缸与活塞,防止气体进入曲轴箱等作用。经研究表明,当柴油机在循环工作时机油温度保持在80°~90°最佳,最高不超过105°。而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柴油机在持续的高负荷运转工况下,机油温度会超过105°。这将会导致机油变稀,机油粘度和机油压力下降,使润滑作用变差,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因此,需采取可行的方案来降低机油温度。现有的机油冷却方式是安装机油冷却器对流经主油道的机油进行冷却。机油冷却器内布置有油道、散热片,冷却水套等结构,使用外接水来进行冷却。也会与机油精滤器组合设计,为达到所要求的冷却效果,零件的尺寸相对小型柴油机而言偏大。会增加柴油机的外形尺寸,布置、安装后整机结构较松散。同时,机油冷却器价格较高,也会增加柴油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该方式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柴油机机油温度,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外接管路的连接和布置也不复杂,装配后整机结构紧凑,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柴油机机油冷却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内设有用于盛装机油的油腔;罩壳,内部设有冷却水腔,且其侧壁上设有与冷却水腔相通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所述罩壳密封连接在油底壳上,油底壳的油腔底部处于冷却水腔内,并在冷却水腔中构成由冷却水进口流向冷却水出口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围绕油腔侧壁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水箱连接。
作为优先,所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开设于罩壳的同一侧壁上,该侧壁与油腔侧壁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处于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之间用于阻隔冷却水流通。
作为优先,所述罩壳的冷却水腔内侧壁上设有多条扰流筋。
作为优先,所述罩壳的外侧壁和底面上设有多条散热筋。
作为优先,所述油底壳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下部壳体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上部壳体;所述罩壳连接在下部壳体周边的上部壳体底面上,下部壳体处于冷却水腔内。
作为优先,所述上部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筋。
作为优先,所述下部壳体的外侧壁面上设有扰流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全新的油底壳组件结构,该油底壳组件中的罩壳内部设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却水箱;而油底壳的油腔处于冷却水腔内,并且使冷却水腔内形成了冷却水通道,进行水循环,对贮存在油底壳及流经机体回到油底壳的机油进行冷却。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柴油机机油温度,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外接管路的连接和布置也不复杂,装配后整机结构紧凑,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7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