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7483.8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唐珮虹;刘跃;温金金;王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派尔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6;B02C17/18;B02C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研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缓冲底座、第一电机、壳体和研磨棒,所述缓冲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风机与风腔相连通,所述冷凝管顶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竖向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竖向穿过壳体的顶端,所述冷凝管顶部的另一端竖向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竖向穿过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的内部固定有第三电机以及打碎叶片,便于首先将物料进行打碎,得到较小颗粒的物料,便于后续的研磨,且物料颗粒较小时,研磨棒旋转带动物料翻滚,物料与物料以及与研磨珠、研磨棒的接触面大大提高,研磨效率大大提高,研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研磨机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浆料的制造,研磨机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油漆、油墨、颜料、塑料、化妆品、肥皂、陶瓷、橡胶等液体浆料及膏状物料的研磨,研磨机通常分为卧式研磨机和立式研磨机。
以一种卧式研磨机为例,目前的卧式研磨机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物料与研磨棒发生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易于使得物料融合粘黏在一起,形成块体,易于贴覆在壳体的内壁上,不利于研磨,且摩擦产生的热量易于对装置的零部件造成损坏,减短使用寿命,而传统的散热方式多为直接使用风机进行散热,但由于研磨时,物料颗粒较小,风机易于吹动物料,造成浪费,且污染工作环境,同时传统的研磨装置的研磨方式较为单一,且没有进行分级研磨,研磨效果较差,研磨效率较低,传统的此类装置出料时,不易于出料,使用不便,且传统的研磨装置上的研磨棒多为固定制式,若存在损坏时,无法进行更换,不便于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研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研磨时易于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利于研磨且易于损坏装置零部件、研磨方式较为单一,且无法逐级研磨以及不易出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缓冲底座、第一电机、壳体和研磨棒,所述缓冲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壳体,且工作台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横向固定有辊轴,所述辊轴横向穿过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内部的辊轴上均匀固定有固定块,所述辊轴下方的壳体的内部横向安装有研磨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研磨盘的底端连接,所述研磨盘的上方均匀填充有研磨珠,所述壳体顶部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部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上均匀固定有打碎叶片,所述壳体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盖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风腔,且风腔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管,所述风腔的底端固定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竖向穿过壳体以及工作台,所述风机与风腔相连通,所述冷凝管顶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竖向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竖向穿过壳体的顶端,所述冷凝管顶部的另一端竖向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竖向穿过壳体。
优选的,所述缓冲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消音海绵。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靠近盖体的一端固定有滤网,且滤网的孔径小于研磨珠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辊轴的一端均设置有预留槽,且固定块远离辊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研磨棒,并且预留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研磨棒靠近辊轴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研磨盘上均匀设置有孔洞,且孔洞的直径均小于研磨珠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派尔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派尔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7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