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头摄像机全角度旋转使用的碳刷滑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26826.9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耿四化;易洲;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5/04 | 分类号: | H01R35/04;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PCB板 上PCB板 铜导轨 碳刷 接线端子座 角度旋转 圆环结构 上端面 下端面 滑环 铜片 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 上接线端子 摄像机本体 底座连接 块结构 电源 通电 同心 引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头摄像机全角度旋转使用的碳刷滑环结构,由上PCB板、下PCB板、上接线端子座、下接线端子座、铜导轨、碳刷组成,所述上PCB板和下PCB板为圆环结构,所述上PCB板上端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座,上PCB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碳刷,碳刷上设置有铜片,所述下PCB板下端面设置有下接线端子座,下PCB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条铜导轨,所述铜导轨为圆环结构,并与下PCB板同心,所述铜导轨与铜片配合,所述铜导轨两两相邻之间间隔为0.5cm。采用上PCB板和下PCB板两块结构,上PCB板还与摇头摄像机本体连接,而下PCB板与底座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时,下PCB板通过电源进行通电,通过下接线端子座将电流引入下PCB板中,然后下PCB板上的铜导轨中接入电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摇头摄像机全角度旋转使用的碳刷滑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在机床领域中,为了使镗床镗削操控精度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需要在走刀盘上安装电子监测和电器控制装置,电子检测和电器控制装置需要有电源的支持,由于走刀盘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旋转状态,导致位于走刀盘上的电子器件及控制装置与电源之间接线困难,此时就是需要通过碳刷来连通电源与电子器件及控制装置,电子器件及控制装置的接头方式通常采用接触滑环结构。
传统的摇头摄像机旋转运动角度是0到360度往复运行;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头部与机身的连接线,头部旋转时连接线会扭曲,受到一定的扭曲力,旋转角度越大线材承受的扭力就会越大,所以传统的连接方式很难做到大角度旋转;
新的摇头摄像机旋转机构我们采用的了碳刷配滑轨的方式(类似与电动机的电刷);头部与机身的连接线用上下两片环形PCBA替代;一片PCBA贴片碳刷,一片PCBA做滑轨,360 运转不受限制;从而实现摇头机大角度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碳刷环与现有的摇头摄像机配合较困难,实际转速无法很好进行控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头摄像机全角度旋转使用的碳刷滑环结构,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摇头摄像机全角度旋转使用的碳刷滑环结构,由上PCB板、下PCB板、上接线端子座、下接线端子座、铜导轨、碳刷组成,所述上PCB板和下PCB板为圆环结构,所述上 PCB板上端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座,上PCB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碳刷,碳刷上设置有铜片,所述下PCB板下端面设置有下接线端子座,下PCB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条铜导轨,所述铜导轨为圆环结构,并与下PCB板同心,所述铜导轨与铜片配合,所述铜导轨两两相邻之间间隔为0.5cm。采用上PCB板和下PCB板两块结构,上PCB板还与摇头摄像机本体连接,而下PCB板与底座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时,下PCB板通过电源进行通电,通过下接线端子座将电流引入下PCB板中,然后下PCB板上的铜导轨中接入电流,形成一个闭环的磁通,利用铜片和碳刷通电后产生的电动势,让上PCB板能够产生一个动能,通过设置的多个碳刷和铜片交替通电,电磁力交替产生,形成动能,驱动上PCB板转动,交替通电速度越快,转动速度越快。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线端子座将上PCB板中的电流导出,具体是将与铜导轨配合的铜片中的电流,通过碳刷导入上PCB板中预埋的导线。上PCB板上设置的上接线端子座能够与上PCB板连接,通过导线将电流导入和引出,利用上接线端子座,能够让PCB板获得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下接线端子座接入电流,将电流引入下PCB板中,并为铜导轨进行通电。下接线端子座,因为下PCB板不会进行移动,其可以与其他电源元件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设备连接,便于对转速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铜片采用凹槽结构,通过凹槽将铜导轨进行包裹,通过碳刷通电后产生的电动势带动上PCB板进行转动。铜片采用凹槽结构将铜导轨进行包裹,能够产生更好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产生的电动势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6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