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冷式热交换器的淋水填料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5272.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民;侯晓峰;高少平;陈欣;张军;张洪斌;宋洋;郑春阳;赵万里;巴东平;柳胤丞;张晏崧;蔡林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8 | 分类号: | F28F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刘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水填料片 淋水填料 水分配器 空冷式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彼此平行 二次分配 组件包括 阶梯状 易结垢 有效地 淋水 折弯 延伸 | ||
1.一种用于空冷式热交换器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分配器(1)和多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所述淋水填料片(2),其中,
多个所述淋水填料片(2)作为水二次分配部设置在所述水分配器(1)的下方;
各所述淋水填料片(2)分别具有靠近所述水分配器(1)的第一端部(210)和远离所述水分配器(1)的第二端部(220),各所述淋水填料片(2)由所述第一端部(210)向所述第二端部(220)的方向折弯成阶梯状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组件还包括填料框架(3),所述淋水填料片(2)可拆装地固定在所述填料框架(3)内部,且所有所述淋水填料片(2)沿所述填料框架(3)的对角线方向从所述填料框架(3)的第一侧依次排列至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框架(3)立置,且所述填料框架(3)的对角线方向是所述填料框架(3)的第一侧的底角至所述填料框架(3)的第二侧的顶角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片(2)的第一端部(210)至所述淋水填料片(2)的第二端部(220)的距离为有效接触距离,所有所述淋水填料片(2)中,所述淋水填料片(2)的有效接触距离沿靠近所述填料框架(3)的中部的方向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片(2)是矩形型材轧制而成的轧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单个的所述淋水填料片(2)包括:
多个朝向所述水分配器(1)的第一区域(21);
多个与所述第一区域(21)成角度设置的第二区域(22),且多个所述第一区域(21)和多个所述第二区域(22)依次交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210)和所述第二端部(220)均由所述第二区域(22)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21)由横板段构成,所述第二区域(22)由立板段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片(2)具有至少四个通孔(230),所述通孔(230)均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30)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第一端部(210)的第二区域(22)上具有两个所述通孔(230),所述第二端部(220)的第二区域(22)上具有另外两个所述通孔(2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组件还包括:
填料拉杆(4),沿平行于所述水分配器(1)的方向依次穿过多个所述淋水填料片(2)的所述第二区域(22)上的所述通孔(230);
填料拉杆螺母(5),设置在所述填料拉杆(4)的一端,所述填料拉杆螺母(5)作为限位件抵压在所述第一端部(210)和/或所述第二端部(220)的所述第二区域(22)的外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淋水填料片(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淋水填料片(2)的厚度的10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组件还包括定距部件,所述定距部件限定相邻的所述淋水填料片(2)之间的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淋水填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配器(1)设置在所述填料框架(3)内或者所述填料框架(3)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5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搪瓷管板型碳化硅换热器
- 下一篇:丙烷脱氢反应出料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