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呼吸科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8139.2 | 申请日: | 2018-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丽萍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盛药腔 呼吸科给药器 滑动块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给药器 连接板 移动块 侧壁 光杆 滑杆 转盘 固定座内侧壁 对称设置 原始状态 转轴连接 自动恢复 挡药板 底端面 固定座 活塞杆 活塞帽 连接杆 前端面 支撑座 弹簧 给药 套接 药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呼吸科给药器,包括给药器外壳和盛药腔,所述盛药腔设置在给药器外壳的内部,所述盛药腔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盛药腔之间通过挡药板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移动块,所述活塞杆的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底端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座与固定座内侧壁之间安装有光杆,所述光杆的侧壁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移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呼吸科给药器不能控制给药的药量,易造成药物的浪费,且在工作完成后,活塞帽不能自动恢复原始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呼吸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等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通常选择口服药物、注射针剂等治疗方式。但是现有的呼吸科给药器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现有的呼吸科给药器不能控制给药的药量,易造成药物的浪费;第二是现有的呼吸科给药器在工作完成后,活塞帽不能自动恢复原始状态,需要人工完成,浪费了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呼吸科给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呼吸科给药器不能控制给药的药量,易造成药物的浪费,且在工作完成后,活塞帽不能自动恢复原始状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呼吸科给药器,包括给药器外壳和盛药腔,所述盛药腔设置在给药器外壳的内部,所述盛药腔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盛药腔之间通过挡药板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给药器外壳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底端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面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固定座内侧壁之间安装有光杆,所述光杆的侧壁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移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贯穿固定座与转轴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盛药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帽,所述活塞帽通过螺纹与活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给药器外壳的一侧连接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一端连接有海绵帽。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连接有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给药器外壳的一侧安装给药管,在给药管的一端面连接海绵帽,当需要往发炎的扁桃体上涂抹药液时,将转动把手顺时针运动,在转动把手的作用下,带动转盘的运动,通过在转盘与滑动块之间设置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作用下,带动设置在光杆上的滑动块运动,通过滑动块的移动又能够带动滑杆向前移动,进而滑杆推动移动块的向前运动,通过移动块又能够推动活塞杆向前运动,将活塞帽通过螺纹连接与活塞杆安装在一起,在活塞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活塞帽运动,此时储存在盛药腔的液体,在活塞帽的作用下,慢慢通过给药管送入海绵帽上,通过调节转动把手的角度,能够控制药液进入海绵帽的药量,解决了现有呼吸科给药器不能控制给药的药量,易造成药物的浪费问题。
2.当治疗结束时,此时的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下,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将移动块恢复到原始状态,进而带动活塞帽回到原始位置,通过添加弹簧,解决了现有呼吸科给药器在工作完成后,活塞帽不能自动恢复原始状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转动把手与转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丽萍,未经郑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8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给药装置的壳体
- 下一篇:治疗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的注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