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承压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7983.3 | 申请日: | 2018-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强;郭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陵区星荣水泥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易炳炎 |
地址: | 4151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圈 井座主体 嵌入 承压环 承压 井座 轮胎 本实用新型 承受压力 从外向内 过水槽 台阶面 限位块 翻转 井盖 受力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承压井座,包括井座主体与铸铁圈,井座主体从外向内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台阶面,在井座主体外侧的台阶面上嵌入有铸铁圈,其特征在于,在铸铁圈的顶部固定向外翻转的承压环;设置的承压环,增加轮胎与铸铁圈顶部之间的受力面积,降低铸铁圈对轮胎的损害;设置的限位块便于限定铸铁圈嵌入井座主体的深度,并承受压力;设置的铸铁圈的顶部的宽度大于铸铁圈底部的宽度,便于将铸铁圈嵌入到井座主体上;设置的过水槽,便于井盖与铸铁圈之间的间隙过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承压井座。
背景技术
现在为了方便城市道路上的水能够顺利的排放,在道路上设置有多个下水道的井,这样便于快速将道路上的水引到下水道内,但是现在的井座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井座采用环状的铸铁件嵌入到模具内的水泥上;
专利号:201520609783.3专利名称为下水道检查井井座,公开了:铸铁圈(2)位于井座主体(1)的外圈台阶(101)和内圈台阶(102)之间,铸铁圈(2)的底部设有固定铁箍(3),固定铁箍(3)固定在井座主体(1)下部的混凝土之中,但是这种情况的井座上存在比较大弊端:其一,铸铁圈的额顶部比较窄,在车辆轮胎压在铸铁圈的顶部的时候,会使轮胎损坏;其二,在铸铁圈嵌入到井座主体的时候,无法及时的看到铸铁件顶部的高度是否一致,这样会使每井座的铸铁圈的高度不一致,严重影响了井座安装在道路上的困难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承压井座,加宽铸铁圈顶部的宽度,增加了轮胎在压着铸铁圈时候的受力面积,防止铸铁圈损坏轮胎,同时在铸铁圈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环,便于使铸铁圈嵌入水泥的深度一致,同时铸铁圈的顶部高度一致。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种新型承压井座,包括井座主体与铸铁圈,井座主体从外向内设置有三个高度依次降低的台阶面,在井座主体外侧的台阶面上嵌入有铸铁圈,在铸铁圈的顶部固定向外翻转的承压环。
优选地,在铸铁圈内壁上固定有多块限位块且每块限位块与铸铁圈内壁相贴合,其中每块限位块的顶部与铸铁圈的顶部相互平行。
优选地,铸铁圈的顶部的宽度大于铸铁圈底部的宽度。
优选地,在井座主体的中间台阶面却避开限位块的位置开有多道朝向井座主体中心的过水槽,其中每块限位块嵌入到井座主体的中间的台阶面内且每块限位块的顶面与井座主体的中间的台阶面的顶面平齐。
优选地,在承压环底面与铸铁圈外壁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优选地,在承压环顶面上固定有防滑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置的承压环,增加轮胎与铸铁圈顶部之间的受力面积,降低铸铁圈对轮胎的损害,同时承压环增加了铸铁圈与路面的衔接面积,提高了铸铁圈的稳定性,防止铸铁圈变形;2、设置的限位环便于限定铸铁圈嵌入井座主体的深度;3、设置的铸铁圈的顶部的宽度大于铸铁圈底部的宽度,便于将铸铁圈嵌入到井座主体上;4、设置的过水槽,便于井盖与铸铁圈之间的间隙过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井座主体,1.1、台阶面,2、铸铁圈,2.1、承压环,2.2、限位块,2.3、加强筋,3、过水槽,4、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承压井座,包括井座主体1与铸铁圈2,井座主体1从外向内通过铸模的形式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台阶面1.1且外侧台阶面1.1的高度高于中间的台阶面1.1的高度,在井座主体1外侧的台阶面1.1上嵌入有铸铁圈2,铸铁圈2的顶部的宽度大于铸铁圈2底部的宽度,在将铸铁圈2锤入到井座主体1的时候,由于铸铁圈2底部较窄,在同等施力的情况下,铸铁圈2底部较窄的压强大,便于将铸铁圈2锤入到井座主体1上,在铸铁圈2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向外翻转的承压环2.1,在承压环2.1的顶面上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固定有多道防滑条4,承压环2.1底面与铸铁圈2外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多根加强筋2.3,在在轮胎压在铸铁圈2顶部的时候,承压环2.1为铸铁圈2向外延伸的面,承压环2.1增加了铸铁圈2与轮胎的受力面积,防止轮胎被铸铁圈2顶部损坏,同时承压环2.1增加了铸铁圈2与路面的衔接面积,提高了铸铁圈2的稳定性,防止铸铁圈2变形;在铸铁圈2内壁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三块与铸铁圈2内壁相贴合的限位块2.2且每块限位块2.2的顶部与铸铁圈2的顶部相互平行,其中每块限位块2.2的宽度等于或小于井座主体1中间的台阶面1.1的宽度,在中间的台阶面1.1避开限位块2.2的位置开有多道朝向井座主体1中心的过水槽3,再将铸铁圈2锤入到井座主体1上,当井座主体1中间的台阶面1.1顶部与每块限位块2.2顶部平齐的时候,停止将铸铁圈2继续敲入井座主体1内,这样保证了井盖与井座之间的承压环2.1的刚度,同时也能保证铸铁圈2嵌入井座主体1的深度一致,在多块限位块2.2顶面上开有的过水槽3便于井盖边缘上的水通过过水槽3流入到下水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陵区星荣水泥制品厂,未经武陵区星荣水泥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7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灾害智能应急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