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7331.X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梓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发生器 吸污管 锥度 耐冲击 排污管 支撑架 连通 污水收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 朝上设置 缓冲装置 水平设置 圆筒状 自由端 上端 端板 固接 吸污 下端 体内 穿过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包括水平设置于蒸汽发生器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于蒸汽发生器内的一端通过端板封闭,另一端穿过蒸汽发生器壁连通污水收集设备,所述位于蒸汽发生器内的排污管上连通有多根自由端朝上设置的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有锥度的圆筒状,所述吸污管管体内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
背景技术
硫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材料,硫酸生产主要包括含硫原料的燃烧、二氧化硫的氧化及三氧化硫的吸收三个过程,而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是硫酸生产的重要手段。三氧化硫的吸收属于放热反应,每吨硫酸在吸收过程中的放热达到319KCAL/T,如果能把这些热量回收加以利用,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硫酸工业中,无论是用硫铁矿制酸,或是用硫磺以及冶炼气制酸,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的余热,在这些余热中高、中温位热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对于低温为热能(低温余热)一般都是用循环冷却水移走而白白浪费。
近年来,硫酸余热回收技术发展迅速,使得硫酸生产过程产生的低温余热得到的有效的利用。硫酸低温余热的回收通常采用硫酸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在工作时会在筒壁内的液体中产生杂质形成污水,通常通过如图1所述在蒸汽发生器内壁焊接多根角钢支撑架,再将一根排污管2固定于角钢上,排污管2位于蒸汽发生器内的一端通过端板1封堵,另一端在蒸汽发生器外连通污水收集设备,再在位于蒸汽发生器内的排污管2上连通多根开口朝上的吸污管4,待蒸汽发生器内的污水达到一定水位时通过吸污管4与排污管2将污水排出,现有硫酸蒸汽发生器排污装置吸污管在工作时,污水自吸污管4吸入并垂直落下进入排污管2,污水重力作用与管道内外的压力差,使吸入的污水到达排污管2时具有较高的冲击力,从而对排污管2底部形成持续的冲击侵蚀,影响装置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排污装置吸污管4在排污管2上呈直线单排分布,吸污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增加了蒸汽发生器内的吸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污水对排污管底部的冲击侵蚀,提高了排污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锥度的耐冲击蒸汽发生器吸污管,包括水平设置于蒸汽发生器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于蒸汽发生器内的一端通过端板封闭,另一端穿过蒸汽发生器壁连通污水收集设备,所述位于蒸汽发生器内的排污管上连通有多根自由端朝上设置的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有锥度的圆筒状,所述吸污管管体内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吸污管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有锥度的圆筒状,相较于原直筒形吸污管增加了吸污口的工作面,装置工作时,液面没过吸污管上端口,污水被吸入,上层高浓度污水流入吸污管,经重力加速,部分污水冲击到缓冲装置上,削减部分机械能,继续下流,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污水对排污管的冲击侵蚀,提高排污装置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管自由端端面为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75°。一般采用夹角为65°,斜面的使用加大了吸污管的工作面。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呈弧形的长条形缓冲卡A,所述缓冲卡A两端卡接于吸污管自由端端面中心至最近的排污管外壁的垂直距离的1/2处,所述缓冲卡A宽度为其安装处吸污管直径的1/4~1/2。缓冲卡A两端呈弧形方便缓冲卡A与吸污管管内壁的卡接,将缓冲卡A安装在吸污管自由端端面中心至最近的排污管外壁的垂直距离的1/2处,保证了污水经过了一定的重力加速后才撞击缓冲卡A,能够使缓冲卡A有效的降低污水的动能,一般缓冲卡A宽度为安装处管壁直径的1/3,这样既可以有效的让污水流入排污管,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水的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淮阴工学院;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7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污水加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碎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