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强混合强放热微反应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5906.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禹志宏;罗文涛;陶万进;刘小红;肖应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微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面板 强混合 本实用新型 化学品安全 反应装备 生产过程 换热腔 放热 两组 放热化学反应 换热介质出口 换热介质进口 连续化生产 安全隐患 方案解决 焊接连接 面板表面 向上突起 焊缝 波纹 成品率 反应腔 副产物 贴合 移除 焊接 连通 侧面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强混合强放热微反应装备,包括上下两组镜像贴合的单侧为波面的波面板;波面板由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组成;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接触面上焊接出若干均匀分散的焊缝;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未焊接连接处形成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一侧面向上突起在第一面板表面上形成波纹;上下两组波面板的第二面板边之间形成反应腔;第一面板上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第二面板一侧设置有反应介质进口;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强混合强放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的移除,产生副产物导致影响到产物的成品率的问题;另外热量不能够均匀的散失导致不能连续化生产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强混合强放热微反应装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和制药领域,大多是一些强混合强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且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反应属于慢反应,反应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的移除,会造成反应温度持续升高,产生副产物导致影响到产物的成品率的问题;另外热量不能够均匀的散失,使得在反应通道内的任一截面反应量、反应热不同,不能实现连续移除反应热,导致不能连续化生产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强混合强放热微反应装备,解决强混合强放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的移除,造成反应温度持续升高,产生副产物导致影响到产物的成品率的问题;另外热量不能够均匀的散失,使得在反应通道内的任一截面反应量、反应热不同,不能实现连续移除反应热,导致不能连续化生产从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强混合强放热微反应装备,包括上下两组镜像贴合的单侧为波面的波面板;所述波面板由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组成;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接触面上焊接出若干均匀分散的焊缝;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未焊接连接处形成连通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一侧面向上突起在第一面板表面上形成波纹;所述上下两组波面板的第二面板之间形成反应腔;所述第一面板一侧设置有与换热腔内部连通的换热介质进口;所述第一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二面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反应腔内相通的反应介质进口;所述反应介质出口设置在上下任意波面板的第二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为平面;所述上下两组波面板的第二面板相接触的表面上相互焊接且未焊接部分形成反应微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均与换热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与换热介质输送设备通过卡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分散的焊缝包括有圆形焊缝和条形焊缝;所述圆形焊缝均匀分布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接触面上;所述条形焊缝等间距交错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接触面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微通道包括有S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位于第二面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介质进口与反应介质输送设备采用卡套连接;所述反应介质进口与微反应通道的第一端部相连通;所述反应介质出口与微反应通道的第二端部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面板的厚度不超过0.5mm;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至少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接触面上焊接粗若干分散的焊缝,未焊接处则形成连通的换热腔,当向换热腔内通入换热介质,由于水压作用,换热腔的一侧面向上突起从而在第一面板表面上形成波纹;换热介质从第一面板一侧的换热介质进口进入换热腔,并从另一侧的换热介质出口流出,在特殊成型的换热腔内部流通处于高度湍流状态,提高换热效率,有效控制反应温度,保证连续化生产,降低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微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微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5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滴加反应装置
- 下一篇:光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