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后防撞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4560.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柴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军工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46 | 分类号: | B60Q1/4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雷达 电路板 后板 警示系统 雷达装置 盖板 安装柱 后防撞 天线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表面 警示灯装置 表面设置 电路板边 后方车辆 汽车后部 追尾事故 安装夹 安装孔 单片机 车距 胶层 警示 粘贴 外部 配合 | ||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后防撞警示系统,包括雷达装置和警示系统,所述警示系统包括设置在雷达装置外部的LED警示灯;毫米波雷达电路板包括毫米波雷达电路板,毫米波雷达电路板边表面设置天线;雷达装置包括盖板和后板,后板的后部具有将雷达装置粘贴在汽车后部的胶层,盖板的后部设置安装柱,盖板和后板之间设置毫米波雷达电路板,毫米波雷达电路板上和后板上均设置与安装柱配合的安装孔,后板上还设置控制后板和毫米波雷达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的安装夹柱;毫米波雷达电路板表面设置天线和单片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警示灯装置,警示后方车辆车距过近,能够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防撞警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后防撞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在蓬勃的发展,毫米波雷达技术已经应用于汽车检测技术,基于24GHz的雷达技术已经处于低成本阶段,所以适合产业化应用。
市面上主流的雷达变道辅助雷达方案为在车尾两边安装的盲点监测雷达,但是这个方案由于使用车速使得方案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对正后方车辆不具备检测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后防撞警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后防撞警示系统,包括雷达装置和警示系统,所述警示系统包括设置在雷达装置外部的LED警示灯;毫米波雷达电路板包括毫米波雷达电路板,毫米波雷达电路板边表面设置天线;
所述雷达装置包括盖板1和后板2,后板2的后部具有将雷达装置粘贴在汽车后部的胶层6,盖板1的后部设置安装柱,盖板1和后板2之间设置毫米波雷达电路板3,毫米波雷达电路板3上和后板2上均设置与安装柱配合的安装孔4,所述后板1上还设置控制后板2和毫米波雷达电路板3之间的距离的安装夹柱5;
所述毫米波雷达电路板表面设置天线和单片机。
所述毫米波雷达电路板3的前部设置控制盖板1与毫米波雷达电路板3之间距离的顶块7。
所述后板2与盖板1的连接部具有密封条8。
所述单片机通过车载电源供电,单片机通过LED驱动电路连接设置在车内的车内LED警示灯和粘贴在车后部的车外LED警示灯。
所述胶层6为3M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加警示灯装置,警示后方车辆车距过近,能够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2)通过毫米波雷达监测与本车相隔一定距离的后车,并根据与后车距离的远近使雷达装置上的警示灯以不同频率闪烁,提醒后车避免追尾,过程中不需要车速信息,方案简单,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通过3M胶粘贴与后保险杠内部,安装简易快捷,且不需要对车辆的后部保险等部件打孔造成损害;
(4)通过在雷达装置内部设置安装支柱、顶块,对雷达装置内部的毫米波雷达电路板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雷达装置的盖板和后半对毫米波雷达电路板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雷达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军工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军工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4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灯开关装置和车辆
- 下一篇:座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