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稳定性遮阳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2885.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福;张委;许铨;汤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8 | 分类号: | D04B2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44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纱方式 本实用新型 高温稳定性 组织结构 遮阳 开口编链组织 衬纬组织 高温性能 经平组织 使用寿命 垫纱 梳栉 光照 变形 老化 编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性遮阳新材料,由GB1、GB2、GB3三把梳栉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GB1为10/01开口编链组织,GB2为00/99部分衬纬组织,GB3为45/11为5针经平组织,GB1与GB2、GB3做相反垫纱;所述GB1、GB2组织结构的穿纱方式为:穿1空1;所述GB3组织结构的穿纱方式为穿1空1,在此基础之上,穿纱方式为:穿78空88,(穿20空88)*3,穿78空88,穿78空88,(穿20空88)*3,穿78。本实用新型耐光照高温性能好,不易老化和变形,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稳定性遮阳新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档汽车内饰遮阳帘材料,不但具有一般遮阳帘的性能,还需保证其外观,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过程中外观的变化。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性能较差,特别是经过长时间光照,冷热交替处理,产品颜色变化明显,力学性能急剧下降,造成产品的使用寿命短。因此,本产品从现有产品的缺陷出发,在开发设计时考虑原材料的选择使用,产品工艺优化,产品性能稳定等,从而在最优基础上开发出的耐高温稳定性遮阳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稳定性遮阳新材料,耐光照高温性能好,不易老化和变形,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稳定性遮阳新材料,由GB1、GB2、GB3三把梳栉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GB1为10/01开口编链组织,GB2为00/99部分衬纬组织,GB3为45/11为5针经平组织,GB1与GB2、GB3做相反垫纱;所述GB1、GB2组织结构的穿纱方式为:穿1空1;所述GB3组织结构的穿纱方式为穿1空1,在此基础之上,穿纱方式为:穿78空88,(穿20空88)*3,穿78空88,穿78空88,(穿20空88)*3,穿78。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GB1、GB2选用的纱线为66D/24F半光涤纶黑色长丝,GB3选用的纱线为75D/72F半光涤纶黑色低弹丝。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GB3所用75D/72F半光涤纶黑色低弹丝,采用特殊假捻加弹工艺,其热箱温度H1/H2,实际温度控制在199.5/184.3℃,牵伸比FR2/FR1为1.61,网络气压为208KPa。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GB3所用75D/72F半光涤纶黑色低弹丝,穿纱时采用双丝入1针的特殊穿纱方式。
本实用新型GB1中的10/01开口编链与GB2中的00/99部分衬纬、GB3中的45/10垫纱方向相反,梳栉间针背延展线相互交叉,左右受力均衡。GB1编链与GB2衬纬组织结构相互配合构成汽车遮阳帘产品主体的方格网孔结构,部分衬纬组织可以起到良好的形态稳定,编链组织横向由此被连接,纵向由于衬纬组织的来回垫纱,形态被加固;结合GB3的5针经平地组织,穿纱方式的多种配合,
保证了遮阳帘产品工装以及来回卷曲的耐久和机械性能,形成了符合汽车要求
的具有较好遮阳效果和独特外观的汽车内饰遮阳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GB1编链和GB2衬纬的相互配合,穿1空1的织造方式,形成了本产品的主体方格网孔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5针经平组织的穿纱方式的多种大循环变化,形成了带有间断纵条纹效果的全新汽车遮阳帘外观。GB3地组织的添加保证了遮阳帘产品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其贯穿全幅的不同宽度纵条纹结构适应于遮阳帘产品高次数的来回卷曲,保证了纵、横向的线圈形态稳定。
2、本实用新型GB1、GB2选用66D/24F半光涤纶黑色长丝,GB3选用75D/72F半光涤纶黑色低弹丝,耐光照高温性能好,不易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2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横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工作台360度回旋的针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