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热反应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2262.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军;于志敏;焦守辉;刘银东;陈坤;许倩;刘贺;张艳梅;沐宝泉;王路海;刘东;卢竟蔓;王宗贤;韩爽;郑文林;王丽涛;范士广;毕秦岭;林存辉;鄂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釜盖 釜体 放空阀 导气管 反应釜 热反应 通气孔 体内 不锈钢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材质 反应釜本体 惰性气体 冷热变化 膨胀系数 气体通过 石墨垫片 放空 结合处 耐高温 贴合处 试漏 连通 密封 穿过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型热反应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和釜体两个部分,釜盖上开有一通气孔,为达到冷热变化釜盖和釜体结合处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所述釜体和釜盖均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用以密封的一石墨垫片,安装设置在釜盖和釜体所述釜盖和釜体的贴合处;一不锈钢导气管,一端安装在釜盖上并穿过所述釜盖的通气孔与所述釜体内连通,另一端安装一压力表;至少一放空阀,安装在不锈钢导气管上,用以将惰性气体通过所述放空阀注入所述釜体内进行压力试漏测试或者将釜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放空阀放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反应釜,尤其是一种热反应微型反应釜。
背景技术
轻质原油采出率越来越低,重质原油乃至超重稠油越来越受到炼油工业重视。我国原油偏重,渣油含量一般超过50%,稠油中的渣油含量就更高。为了获得高轻质油收率,一般需要将这部分渣油加热到较高的反应温度,进行加氢或脱碳方式的轻质化转化。近年来高金属、高残炭含量的劣质渣油焦化已经成为首选的渣油轻质化工艺,其中85%以上焦化形式是延迟焦化。在渣油加热升温过程中,尤其是在劣质渣油的延迟焦化加热炉管中升温时,渣油分子发生热裂化生成轻油馏分,进料流动性变好,但是胶体稳定性变差;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生焦速率显著加快,生焦诱导期结束,生成的焦炭加热炉管内壁沉积结垢,传热阻力和流动阻力势必增大,焦化装置运行周期缩短。因此研究焦化原料渣油受热初期生焦趋势对于焦化装置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使用传统较大的高压反应釜对油样的生焦趋势进行研究具有以下缺点:釜体较重,单人较难独自进行实验研究;釜体较大,反应初期和反应过程中,釜内的温度较难控制,超温较多时还需要人力将釜体抬出以便维持在特定温度内,且存在釜内油样受热不均匀的问题;釜内温度需要伸入到釜体内的测温探头进行实时监测,导致反应前后釜体内的油样必须没过测温探头从而确保测得的是油样温度,而测温探头又不能太低以防测得的温度受釜壁温度影响,因此每次反应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油样;反应结束清洗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溶剂,清洗过程比较繁琐,且釜壁容易残留油样影响下一次实验。
另外,若实验需要在反应过程中取样以得到不同反应时间的油样时,取样时间的准确性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反应过程中取样时,由于反应初期釜体内压力较小,取样的难易程度相对反应后期较难,并不能保证所有取样都使用相同的时间,因而引入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使用普通高压釜进行模拟热反应实验过程中无法单人实施、无法精准控温、油样受热不均、耗样多、清洗繁琐、无法准时取样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热反应反应釜,采用较小的釜体设计并使用锡浴加热反应釜,可以更加快捷高效的进行热反应研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热反应反应釜,包括:
一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和釜体两个部分,釜盖上开有一通气孔,为达到冷热变化釜盖和釜体结合处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所述釜体和釜盖均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
用以密封的一石墨垫片,安装设置在所述釜盖和釜体的贴合处;
一不锈钢导气管,一端安装在釜盖上并穿过所述釜盖的通气孔与所述釜体内连通,另一端安装一压力表;
至少一放空阀,安装在不锈钢导气管上,用以将惰性气体通过所述放空阀注入所述釜体内进行压力试漏测试或者将釜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放空阀放空。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釜体为外径为28毫米,壁厚为4毫米,高为200毫米的半开口式圆柱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导气管可弯折形成一圆环状。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导气管固定在所述釜盖上用以在反应前后从锡浴中提起所述反应釜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2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用胶体辅料制备用高温恒温槽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的密封盖